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工作动态

一条关爱创新路

一条关爱创新路

——新建县长堎镇广场社区为贫困少儿推行“文化低保”

新建县长堎镇广场社区党支部和关工委坚持育人为本,重视对辖区贫困少儿“知识扶贫”。他们“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自2007年以来,以社区为依托,学校为载体,贫困儿童为帮扶对象,探索“辅助学校教育,服务家庭教育,抓好社区教育”的实践创新之路,着力为社区贫困儿童推行“文化低保”帮教模式,架起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的桥梁,走出了一条帮扶社区贫困少儿的关爱创新之路。

一、真情扶贫帮困  孤儿感受亲情

广场社区地处新建县城北郊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1.9平方公里,有常住户口1223户,常住人口5546人。辖区内享受城镇低保的有154户486人,农村低保38户118人。贫困家庭的孩子相对比较多。父母经济收入低、生活困难,住房条件差,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好,有的连基本的桌椅板凳、灯光照明都有困难,有的甚至陷入辍学的境地。

例如,农村低保户孩子廖雄锋年仅10岁,因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家里住的是简陋的棚屋,睡的是几块木板和砖头搭起的床铺。因平时无人监护、缺乏管教,雄锋在校很顽皮,生活懒散。由于生活困窘、学习成绩又差,他准备辍学,跟着在石埠乡种田的大伯去劳动,想靠干活养活自己。

单亲家庭的姜子奇今年12岁,弟弟姜子杰11岁,父亲因车祸死亡,靠母亲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兄弟俩很贪玩,放学后总是喜欢在外游荡或在网吧、电子游戏室外观望,学习一点也不专心,考试成绩在班上靠后,妈妈也想让他俩退学,去学手艺。

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徐颖,三年前因为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成了空巢孤儿,只能靠外婆照管。失去依靠的小徐颖心理上很自卑,根本无心上课学习,只得辍学在家,帮外婆做点家务或上街捡拾废品补贴家用。

像这样一些急需帮扶的孩子,在社区有近百人。每天看着他们放学后无人看管,在街道游荡、打闹,或在校外摊点旁围观,没有地方看书、写作业,让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有的甚至迷恋网吧、游戏机厅,产生网瘾,放弃学习,走到犯罪边缘,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组长付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心里十分着急。他多次找镇领导汇报,拿出了自己的想法:“社区是百姓之家,应该为居民排忧解难,把这些孩子管起来。下课后组织他们到社区来读书学习,邀请志愿者帮他们补习功课,特别贫困或面临辍学的孩子,社区要多方想办法扶贫帮困,确保其不辍学、不流失、不掉队。”他的这些想法得到了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让孤儿廖雄锋能返校读书,生活有保障,付强主任多次与镇政府、社保局、妇联、团委联系,为他解决了每月近200元的生活低保费,改善了住房条件,并得到县教体局的支持,安排在县三小(四)(1)班读书。班主任熊飞龙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小廖的生活、学习,经常为他补习功课、辅导作业,使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亲情与温暖。更令人感动的是付强主任在全省社区建设志愿者会议上汇报了廖雄锋的境况后,得到了南昌市乔家珊食品公司企业老总刘君兰女士的支持和响应。刘总为小廖买了书包、文具、服装、带上600元慰问金和乔家珊食品,专程来到广场社区小廖的住处,像慈母般地帮他洗衣裳,打扫卫生,鼓励他认真读书,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并承诺做他的“爱心妈妈”,经常来看望他,供养他上完大学。小廖紧紧拉住刘妈妈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向刘妈妈保证,要改正缺点,学好文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答爱心妈妈,决不辜负社区、学校和老师们的期望。付强主任也伸出援手,从自己的800元工资中拿出300元,买了手机送给小廖,让他经常与刘妈妈通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胜似亲情的人间大爱,像阳光雨露润物无声,让干涸的小树苗绽放出生命的绿色,从此改变了孤儿廖雄锋的命运。

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姜子杰、姜子奇,辍学孩子徐颖,也由社区居委会纳入了经济低保并由县教体局出面与学校联系,让他们重新回到学校读书。通过社区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为社区的40多个贫困孩子构筑起了学校与居委会联手,家庭与学校联手,“社区、学校、家庭”联手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社区主任付强深有体会地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就是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百姓,关爱于孩子。为了帮扶贫困儿童脱贫、使他们插上知识的翅膀,社区人人有责任奉献一份爱心”。

二、启动“文化低保”彰显党政关怀

2006年7月,社区启动了“文化低保”工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凌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高兴并十分关心和重视,她亲自来到广场社区调研,走访看望低保户和贫困儿童,深情地对社区干部说:“这些贫困孩子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需要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经济上处于弱势,要想脱贫,只有学习文化,掌握知识和本领,长大靠劳动、科技创造财富。在未成年之前,他们理应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帮扶和关爱,在学习上得到更多的关心和辅导。各级领导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决不能让贫困孩子失学、辍学或流失,一个都不能少!要让他们享受基本的文化保障权利,就叫做‘文化低保’吧!”县领导高瞻远瞩的创新思路和明确表态为社区教育指明了方向,更坚定了付强的信心和决心。他表示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1、整合教育资源,开展“每日一小时”读书活动

为了给社区贫困儿童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每天下午上完两节课后仍然有读书、写作业的场所,有丰富有趣的课外读物,社区首创了“四点半工程”,组织开展了“每日一小时”读书活动,并且请了几名在职老师当志愿者,给他们面对面地辅导和释疑解难。社区干部在居委会办公楼的有限空间,克服种种困难,腾出了30几平方米的大会议室,作为孩子们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并进行了精心布置。室内整整齐齐排列着课桌和靠背椅,墙上挂着励志的语录、学习制度、“文化低保”对象的学习档案、名册和辅导老师的照片、名单、资料等。图书室的书厨里摆满了社区购置的和各单位及志愿者们捐赠的1000多本图书,供同学们借阅。每天下午放学以后,社区成了30多名贫困儿童课外读书的乐园、立志成才的学园及和谐温馨的家园,社区教室里欢声笑语、书声琅琅,充满活力。辅导老师像妈妈一样用知识的乳浆哺育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社区的课堂里,“文化低保”对象可以凭家长的低保证、残疾证、再就业优惠证等参加读书俱乐部活动,免费借阅自己喜爱的图书,也可以参加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写出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贴在“学习栏”里和大家分享,提高读书写作的兴趣,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汲取知识营养,满足求知欲望。也可以享受义务家教,学习写作,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完成各科家庭作业。家长们高兴地说:“孩子离校不离教,社区处处有关爱,“每日一小时”读书活动让家长感到安全、放心、满意”。

2、组建志愿者队伍,实施“一对一”帮扶

为了扩大帮扶对象,对更多贫困儿童在学习上帮扶,生活上解困、心理上疏导、兴趣上培养,社区依托“五老”关爱团和从社区低保户中走出来感恩回报社会的大学生,以及通过他们牵手南昌几所高校所吸纳的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学生,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素质高、有爱心、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支教队伍,他们是社会的无私奉献者,是社区“文化低保”工程的执行者,是贫困少儿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的传承和引领者。

2011年3月,社区又与南昌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签定协议,开展了“相约星期六”支教活动,即每周六有15名大学生志愿者对优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镇政府支持下,社区在“长堎青年中心”又新建了两间教室,购置了30套课桌凳,扩充了帮扶对象至80人,为贫困儿童周日假日搭建起了学习文化、科技的平台,许多志愿者的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感人肺腑。

原北郊林场老党员、老职工李本钧今年70岁,儿子李文生患精神病,孙子又得了白血病,社区对他家关爱备至,每月发给人均低保费270元,又安排老人每天来社区照顾贫困孩子的学习、安全和打扫卫生,老人非常认真负责,经常送菜给社区,贫困孩子还主动捐献200元给“文化低保”儿童购置图书。

蓝天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黄华东是社区的低保受益对象子弟,现在在南昌海源科技公司任职,他怀着感恩的心经常回家来给孩子们传授计算机知识。他对孩子们说:“我家原来也是咱们社区的低保户,是社区和“爱心妈妈”资助我上了大学,掌握了知识和技术,成为海源科技公司的副总,现在我要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教给你们,希望你们早日脱贫致富,回报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让咱们广场社区更加文明、和谐、富裕”。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心的种子。

2008年,经黄华东介绍和联系,南昌大学材料学院数十名师生与广场社区合作,开展了“爱心家教”共建活动。在他们的资助下,社区编辑出版了《心怡书友》刊物(已经出版了8期),反映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好人好事和读书心得。结合读书活动,他们选编了百余篇孩子们的习作,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而且随着贫困孩子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学习成绩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据学校反映:在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廖雄风已转变为班级的良好生,在“爱心妈妈”刘君兰女士的关爱和资助下,2010年已转入西山文武学校就读,现在读初一。徐颖由原来的中下生跃居班上前15名,现已升入六年级,是班上良好学生。姜子奇两兄弟成绩也在稳步上升,现已升入新建五中读初一。不少优扶对象在社区良好的育人环育和氛围的熏陶下,都养成了勤学习、善思考、懂得感恩、助人为乐的好品德,学习成绩普遍有了很大提高。家长送来锦旗:“社区处处有真情,文化低保暖人心”。社区感受到:“文化低保”就是对低保户的文化扶贫,为低保户的脱贫致富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也是对经济低保形式的补充、创新和升华,这正是文化低保工程的创新精神和人文价值所在。

3、建设青少年俱乐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社区在教育实践探索中意识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应当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利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受到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和表演兴趣。针对本地实际,社区依托辖区内的心怡广场,“欢乐周日”群众文艺舞台,成立了“心怡艺术团”,利用每周星期日半天时间由志愿者队伍中的专职音乐教师周建萍和社区文艺骨干指导,编排、创作了不少歌舞、戏曲、小品节目,并对青少年进行声乐、舞蹈基本功训练和艺术指导,引领孩子们登上文艺舞台,周日晚上为观众义务演出,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宣传家乡、社区的新人、新事、新面貌。既展示了才艺,提高了技艺又培养了兴趣和信心。丰富多彩的社区特色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的精彩演出,曾被中央电视台播放和省市多家媒体、网站争相报道;社区青年中心被团中央评为“全国良好青年中心”。

4、发挥“五老”优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建设和谐、安全、稳定社区,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镇党委、镇政府和关工委的大牵挂。2008年,社区与辖区单位“长堎地区检察院”合作共建,成立了“广场社区”普法学堂,构建起关心下一代“普法教育”服务平台,社区有专门的授课教室,每季度由检察院宣教处检查官组织一次“普法知识讲座”,并成立了由镇关工委专职副主任余继波亲自挂点的关心下一代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聘任了6名辅导员和2名法制宣讲员,组织了“五老”法制报告团,进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法制讲座、辅导报告会、模拟法庭、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遵纪守法。镇关工委主任还亲自授课,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开辟了法制教育专栏,举办了图片展览,用生动的案例教育青少年远离网吧和游戏机,保护好人身安全,维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犯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由于社区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6年来,未发生过青少年犯罪案例,多次被评为“南昌市平安社区”。

5、帮扶病残青少年  营造好“爱心家园”

为帮扶社区的病残青少年,2010年10月,在县关工委的支持、帮助下,镇政府筹资3万元,县房管局提供了200m2的房产,县残联资助了残疾人的全套康复设施,居委会努力整合社区资源,筹建起“残疾人康复站”。对康复中心进行了全面装修,完善了硬件设施,并对社区和周边的残疾青少年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100多份残疾人健康档案,现正在与有资质的单位和爱心人士联系,聘请专业医师和义工志愿者担任病残青少年的医疗康复和护理工作,为社区残疾人的康复营造好“爱心家园”。

三、春华秋实结硕果,“文化低保”创佳绩

广场社区党支部和关工委组织弘扬无私奉献,服务社会、扶贫帮困精神,经过6年多的坚守和努力,形成了以推进“文化低保”、帮扶贫困儿童为重点的教育格局,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为社区的低保户子女、双职工和留守儿童及流动人口子女家庭,不收一分钱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这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断创新,不断奉献。据统计6年来,社区“文化低保”使2000多人次贫困儿童受益。其中:有205名考取大、中专院校;501人上完高中,1921人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全享受“文化低保”的196人。社区通过发放低保救助金、慰问金与省市大专院校合作签订“爱心家教”志愿者协议,吸纳社会爱心人士捐助学和开具高中、大学生家庭情况证明等措施,为106名单亲、孤儿、贫困高中和大学生帮助解决了减免学费,领助学金、生活困难补助等难题,受益资金达35万多元,使贫困青少年能安心求学,成长、成才,享受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少人由于受到社会的关爱和资助,接受了中、高等教育,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有的自主创业,成了企业拔尖人才,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不忘社区的帮困养育之恩,主动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继续传递“爱心接力棒”,为社区的贫困孩子脱贫,插上知识的翅膀。使整个社区工作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不断开拓创新的大好局面,关心下一代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得到社会一致好评。近几年广场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良好青年中心”、“全省城乡社区先进志愿者”、“南昌市四星级社区”、“南昌市文明社区”、 “新建县文明社区”等殊荣,并多次被《南昌日报》及全国、省市多家媒体和信息网站广为宣传报道。广场社区“大手牵小手”,帮教、帮学、帮困、帮成长、帮就业的实践创新之路,正在向本县农村,乡镇伸延、拓展。

(新建县关工委 欧阳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