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育儿天地

背无定法,贵在得法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背诵”一词可以拆分来理解,即“背”与“诵”两部分——“背”指不看文本,完全凭借回忆记住指定的内容;“诵”是指有效地结合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情绪、神态、音色等来再现文本。因此,我们可以抓住作者的思路和感情等,再现原文。当然,每位学生都有既定的、自我感觉熟悉的背诵之法,即使存在不合理之处,也一时难以纠正,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不断地尝试新的背诵方法,让记忆更加深刻有序,提高学习效率,并能让背诵的内容成为学生想象和创新的原材料。那么,笔者就拿课文为例,介绍一些新鲜有趣的背诵方法,或许大家在平时也会不经意间用到。

列小标题法。有些课文结构非常严谨,可以用几个小标题概括全文内容。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按“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后四个环节叙述的。如果需要背诵的话,就可以将课文列出小标题,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画记忆树法。有时候,一篇课文就像一棵树,行文犹如树枝,词句宛如花叶。背诵时,首先要找准课文的主干;其次理清主干上旁逸斜出的树枝;细数树枝上五彩缤纷的花叶。可以将它们认真画出来,思路就自然清晰,这样不仅便于背诵,还可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我”如饥似渴地看书乃主干;残疾青年三次说“别饿坏了那匹马”是树枝;那些感人的对白和情节乃花叶,而那维护他人自尊的关爱是绚丽的花瓣,充盈着“整棵树”。

吃糖葫芦法。小学里不少写景课文可以按照此法进行背诵,比如《索溪峪的“野”》,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全文围绕“野”,分别描绘了山、水、物、人的“野性美”,并以此展开,层次分明。当学生背诵时,可以将“山、水、物、人”视为糖葫芦,“野”是串起它们的小木棒,“吃”起来将酸甜可口。

(余干县第六小学盛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