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宜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党政支持力度大,社会认知程度高,教育效果影响好,帮扶帮教氛围浓。县关工委、新庄镇关工委被省关工委、省文明办授予“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数乡镇(场)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提升,有特色、有亮点。
一、党政重视支持有位子。县委书记张俊2次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县长徐彩云听取关工委有关经费情况汇报;县委副书记高小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湛海涛,副县长周万辉听取了关工委工作综合情况汇报。县关工委荣获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写入2016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编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表彰《光荣册》。
二、推动“三级联创”有进展。两次督导乡镇(场)关工委“五好”创建工作,落实“三见面”,即和乡镇(场)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见面,摸清了全县基层关工组织“五好”达标情况,掌握了各地特色和亮点工作;联合县委组织部统一调整全县基层关工组织的名称;对20个示范点进行授牌,以点带面推进了创建五好基层关工组织达标工作。
三、帮扶帮教工作有作为。融入全县扶贫工作大局,以县委办文件印发“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实施方案;精准对接县扶贫办、民政局、教育局、残联等单位帮扶工作,建立帮扶对象档案名册。目前,全县党员干部、“五老”、社会爱心人士等结对帮扶帮教留守儿童、困境学生940对,扶助资金76.5万元。县四套班子34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分别结对帮扶挂点乡镇(场)1—2名留守儿童和特困青少年。县关工委继续开展精准帮扶,采取“城建局出钱,关工委出力”的方式,解决23户留守、特困少年儿童住房等问题;与县教育局联合,采取“教育局出钱,关工委出人”的方式,解决了11个在校孤儿集中供养问题;争取省关工委基金会帮扶资金2.84万元,扶助35名在校留守儿童、贫困学生;通过县中医院原院长胡正生在县外筹集扶困助学金6.1万元,结对扶助宜丰中学2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提供帮扶资金2000元。
四、校外教育活动有效果。召开“假日课堂”督查会和工作研讨会,探索新形势、新常态下“假日课堂”创新发展模式;协调联系25个县直单位关工委,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假日课堂”活动;协助、指导县工业园区长新电源有限公司关工委,举办为期15天的留守职工子女“假日课堂”。目前,全县坚持活动较为经常的“假日课堂”125所,举办教育实践活动360多期,受教育青少年学生45000余人次。
五、宣传报道工作有影响。编辑印发《宜丰关工简讯》5期,《学习资料》2期,更新宣传栏1期,县关工委开通了“宜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微信交流群”,并做好了开通“宜丰关工委微平台”前期工作。我县关工系统在中央、省、市刊物、信息网上稿70多篇。
(宜丰县关工委 伍才华 罗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