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经验交流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武宁县委关工委

百年党史是教材,革命前辈是榜样。一代代五老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厚植精神伟力,汇聚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最强音。在武宁这片曾经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上,也活跃着一批无私奉献的五老,他们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气神引领和关爱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彰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高位抓“关建”,汇聚了合力,抓出了格局。武宁县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构建了党建带关建,互融互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一是党委带头发力。精准对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委带头发文、发声、发力,做到“四纳入、四到位、四统一”,关工委工作列入县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县、乡、村关工委均由党委(党支部)副书记任主任。2020年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二是部门齐心协力。建立县委办、县政府办等20个职能部门参与的委员会制度,合力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如,2017年出台《武宁县乡镇少年儿童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政府主导、关工委协调、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支持建立“社区联合关工委”,解决了社区关工委经费少、单位关工委青少年少、部分关工委活动少问题。三是关工委持续用力。县委关工委以常态机制促规范、以创新机制谋发展,形成了可操作、可推广的“8+3”管理机制。“8”是指专题调研、委员会议、现场推进会、片区会议、包片联系、年终考评表彰、走访慰问病困五老和宣传激励等8项工作制度。“3”是指公示、动态管理、困难排位等3项帮扶管理制度。同时,创新实行“主官见面制度”,强化了工作力度;推广“五老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五老工作热情。

倾心塑“品牌”,带好了队伍、建强了阵地。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动关工委政治、组织、班子、队伍和阵地建设。一是用好法宝强班子。武宁县委关工委一班人坚持运用“加强自身学习、深入开展调研、坚持优良作风”三个“法宝”,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等开展专项调研,帮助基层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兑现了“对党忠诚的底色任何时候都绝不褪色,只要党还需要工作热情就绝不减退,只要还在关工委任上就踏踏实实为孩子们办好事绝不走样”的“三个绝不”的承诺。曾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市关工委表彰30余次。二是带好队伍保生机。为使基层关工委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县委关工委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坚持狠抓全面,提升能力。2015年以来召开三级联动创“五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各类现场会6次,打造示范点20余个,《中国火炬》微信公众号、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宣传武宁关工委先进典型220余次。同时,选好基层关工委“一号老头”,加强队伍培训,涌现了以官莲乡莲花村(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为代表的57个先进集体和以新宁镇黄塅村关工委执行主任顾宏邦(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66名先进个人。目前,全县村级以上关工委组织有334个,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5100余人,其中在乡镇、县直单位担任执行主任超过8年的有10余人,在关工委工作超过8年的五老近2000人。三是建好阵地优服务。武宁县先后投入3000万元,按照“全省乃至全国乡镇级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第一品牌、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快乐生活的第三空间”的定位,打造乡镇少年儿童服务中心,2020年实现全覆盖。第一年全县各少儿服务中心就争取爱心物资20余万元,动员100余名志愿者参与主题教育、帮扶帮教等活动270余次,受益青少年3万余人,“党建+少儿服务中心+学校+志愿者”的管理模式逐渐成型。

聚力干“实事”,彰显了大爱、赢得了口碑。武宁县委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在倾力服务中心、推动发展中彰显了新作为。一是坚持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努力做优“全省先进关爱报告团”品牌,拓展先进模范志愿者报告团,依托“印象上汤”红色展馆、泉口苏区革命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精心打造的红色教育(校园)示范点,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等活动,形成了“读看听讲赛”覆盖全面、形式灵活的教育体系,深受青少年喜爱。二是坚持在关心关爱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开展“10元捐”“情暖下一代”助学等活动,积极整合、统筹使用省、市关工委助学金和财政、民政及社会爱心资金。2015年以来,全县各级关工委共发放助学金600余万元,资助学生7000余人次。例如,竹岭村社区积极争取上海明谷科技、壹基金、东北雷锋班等社会资源的爱心捐助;大洞乡彭坪村五老十年如一日,自发护送孩子们渡河上学;还有许多老同志主动捐款捐物,拿出养老钱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三是坚持在帮扶帮教上下功夫。多年来,全县各级关工委通过关爱“333”工程、“千老圆梦”“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等活动,为1000余名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300余名青少年圆了大学梦。例如,鲁溪镇关工委联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师生,与33名留守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帮教,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上汤乡关工委长年奔走在帮扶帮教最前沿,挽救失足、辍学青少年10余人。“小孩子的困难,可以去找老爷子想想办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山水武宁的红土地,留下了彭德怀、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和家乡1300余名烈士的英雄丰碑;山水武宁的青少年,必将在关工委的大爱下以“强国有我”的姿态迈好新步伐,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