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茁壮成长

“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省关工委、省文明办印发《关于举办“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主题征文比赛的通知》后,各级关工委、文明办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活动中,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结合个人被“五老”结对帮扶帮教的亲身经历,记录在帮扶帮教过程中自身的成长进步、优良家风的确立传承和家庭的喜人变化,阐述聆听“五老”讲中国故事、讲中国共产党故事、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讲优秀家风故事的深刻感悟,抒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希望各地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活动,用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现将获奖作品中的一等奖征文作品刊登如下:




怀揣中国情,种下中国梦

(小学组)

作者:黄珺翌

指导老师:吕九秀

结对“五老”:刘隆仁


教师“三尺讲台,一身热血,三十余载,教书育人”,被人们誉为“红烛”和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照亮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做出无限努力,他们是人民教育的伟大功臣。刘隆仁,一位退休老爷爷,现在是南昌县关工委“五老”结对帮扶中的一员。刘爷爷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本应颐养天年的他,却依然积极参与到“五老”结对帮扶帮教志愿者队伍中来,奉献出自己的知识与力量。刘爷爷就像红烛一样,即使年岁已高,也不遗余力地继续发光、发热,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作为被刘爷爷帮扶的其中一员,我倍感荣幸和自豪。

我第一次见到刘爷爷是在学校开展的一次少先队学习活动上,他花白的头发和朴素的着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活动一开始,班主任就请他到讲台前给我们讲话,他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猜猜我以前是做什么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有的说医生,有的说警察,有的说工程师…… 刘爷爷笑道:“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我还是少先队的辅导员呢!现在退休了,我多怀念以前教书的日子,今天能够再次站上讲台,看到你们这么一群富有活力和生机的孩子,感觉自己瞬间又年轻啦。”后来他给我们讲他教书的一些趣事,还讲述了少先队员的由来和意义。他讲述的一些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少先队员的英雄事迹,让我知道了不少儿童团员的感人故事。最后刘爷爷非常严肃地告诫我们,成为少先队员后就要起带头、模范和引导作用。

他的话,让我知道了成为少先队员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我暗暗高兴不已。这一面竟成为我们缘分的开始。一个星期后,妈妈接到一个自称“五老”帮扶志愿者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和妈妈详细说明原由,并核对了我所在的学校、班级和姓名、住址后,他说周末会过来带我去一个地方。见面那天,我才发现这位志愿者原来是我在学校见到的那位退休老爷爷。

他把我带到八一起义纪念馆,这是我第一次去那里,我既开心又激动。在纪念馆的大厅,他指着大厅里竖立的那杆高枪,突然激动地说:“孩子,这是我党发动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是一把代表革命胜利的枪,也是自强自立的一把枪。”在展览厅里,老爷爷又化身讲解员,给我介绍了每张图说明的事件和每一个实物背后包含的故事。我认认真真地听着他娓娓道来,听刘爷爷讲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看着墙上一幅幅逼真的伟人图像和革命战争时的各种照片、书信,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对我们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有了深刻又全面的了解。

参观完纪念馆后,刘爷爷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我爱我的祖国,非常感谢革命战士的英勇奉献让我现在过上衣食无忧、和平和谐的美好生活,我会好好珍惜的。”刘爷爷听完后微笑着点点头,摸了摸我的头,却没有继续说话。

两面之后,我们成了忘年之交,人们眼里的“最萌年龄差”。我学习上碰到不解的难题,就去请教刘爷爷。刘爷爷每次都很耐心地给我讲解,比我妈妈温和多了。我考试没考好,他会一起和我找原因,给我打气。他还会跟我讲他童年读书时的趣事,比如刘爷爷为了能穿一次同学的新鞋子,帮同学打饭提水一个星期,乐此不疲。对比现在的自己,不说新衣新鞋日日新,但一年下来还能穿上几双新鞋,穿上几身新衣,真的太幸福了。他还激励我要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即使很久不见面,刘爷爷也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过来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最后总不忘加上一句:“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都可以来问我,我会很乐意帮助你。”

刘爷爷就是这样一位不求回报,热心助人的老教师,他是我心中的活雷锋。他善于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说明事理,以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朴实的话语,都透着正能量,激励着我努力做一名自强不息,不卑不亢的好少年。他爱教育,也爱祖国,他期望祖国的花朵健康茁壮成长,他盼望着祖国日渐强大,他是那么大爱和无私。

生命不息,耕耘不断,鬓白眉霜,心中有爱。每一位奔赴一线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他们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吸引着我们,感染我们,他们真不愧是育人的模范,我们的好榜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余热,照亮我们前行,教会我们感恩、引领我们怀揣中国情,种下中国梦。

 


朋友

(小学组)

作者:朱涵明

指导老师:朱新华

结对“五老”:吴起旭


“找哇、找哇、找朋友”是我儿时上幼儿园老师带我们一起玩游戏唱的儿歌,“朋友”二字在我心中才有了最初的记忆。我出生在山村一个父母双残的农村家庭,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但奶奶常说:“在旧社会,我们想吃饱饭都为难。托共产党的福,才有了我,才有了这个家。”

自精准扶贫攻坚战在我村打响之后,我家成了重点帮扶户,党派来了第一书记与我爸爸结对帮扶,成为了我爸爸的好朋友,他把我家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我多次问爸爸他为啥来帮我们,爸爸告诉我:“是好朋友。”爸爸的话语让我明白有“朋友”真好!于是,我大胆地告诉爸爸自己也想找一个好朋友。

有一天,校长通知我到办公室,告诉我要找的朋友来了。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伸出大手紧紧拉着我的小手,告诉我:“大手拉小手,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对一'帮扶的老小朋友。”他亲切地叫我小朋友,让我叫他就叫“老朋友”。这位“朋友”经常来看望我,给我教育、陪我谈心、伴我成长。有了他,我发生了很大变化。

说句心里话,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是有点自卑心的。特别是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别人的父母都手牵着孩子的手去玩、去买新书包等,而我的父亲右手右脚残疾,母亲从小就患小儿麻痹症,无法直立行走,只能长期坐轮椅。因为自卑,从而变得更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很难融于同学之中,学习无目标,不求上进。父母也为我伤透了脑筋。“朋友”了解情况后,多次给我讲吃苦耐劳、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以前辈的故事来引导我,更加坚定了我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的目标。我一家三口,唯独我四肢健全是家中的希望,我的“朋友”在家访中发现残疾人心情比较急,穷人家矛盾多,发生争吵是经常的事,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他一边开导我父母,一边给我讲《红灯记》李铁梅的故事,给我支招,要我向小李铁梅一样,努力学习,认真读书,听党话、跟党走,成为父母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做好父母的“手脚”,把父母想办而难办的事做好,为父母分忧解难。几个月下来,我按照“老朋友”的话做了,从此,我家的争吵少了,笑声多了,家里变得越来越和睦了。倾听了“朋友”爷爷的教导,明白当年条件那么艰苦,同为小孩,铁梅能行,我为啥不能做到,我心中的自卑随着成长而消散。

更让人难忘的是2019年10月29日那天,我被批准加入少先队,我的“朋友”知道后,就高兴地带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给我系上,并带我来到余学好烈士墓前,讲党的故事、烈士的故事。红领巾之所以是红色的,就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感党恩、知党情,向先烈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烈遗志,建设好祖国,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我坚定地回答:“我记住了。”并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入团、入党当好红色接班人,报效祖国,孝敬父母。“阳光雨露育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年,“朋友”爷爷又给我送来了党和政府——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关爱,将沉甸甸的帮扶资金送到我手中,温暖我心中。他自己还给我买了新书包、红色故事书籍、笔记本等物品。看着这一份份的爱心,我无比激动。我牢记他的教诲,改掉了坏毛病,努力学习,现在我成为了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的好伙伴,开学初通过竞选,老师和同学们全票选我当班长。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老小“朋友”一直在路上。

 

 

我心中的那束光

(小学组)

作者:李雨露

指导老师:邱模贤

结对“五老”:刘小海

 

我生在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我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

从我记事起,我就发现,别的小女孩出门总是扎着让我羡慕的小辫子,穿着好看的花裙子,而我却总是一身男孩的打扮——一头短发,永远的T恤和牛仔裤,那时我常常在想:“要是我也能像别的女孩子一样多好呀!”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经常让小朋友们分享与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班上的孩子总是乐此不疲,阅读,跳舞、唱歌、嬉戏……,而我,总是角落里最孤独的那一个。

上小学了,爷爷奶奶不识字,不能辅导我写作业,所以我的作业总完成得较差。虽然老师有时候会了解我作业完成得差的原因,也会辅导我写难题,但是,我的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仍然很差。那时候,我就会想,要是爸爸妈妈能够在家里陪着我,我的成绩一定会跟班上的学霸一样好的。我曾经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在家里,而你和爸爸却要出去工作呢?”妈妈摸着我的头叹了口气说:“唉,我们家的情况跟别人家不一样,为了能让你和哥哥更好地生活,我和爸爸要趁着现在还年轻,到外面多挣点钱。将来,不至于等你和哥哥要钱用的时候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狼狈。”那时候,我虽然失望,却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日复一日,我的学习成绩没有丝毫进步,每次的作业与考试都是我的痛,我害怕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不愿意与同学一起学习与玩耍,经常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暗自伤心难过。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为我介绍了一位爷爷,老师告诉我:“这位爷爷姓刘,是一位退休的老师,以后要是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可以找刘爷爷。”刘爷爷看上去跟我爷爷年纪差不多,长得慈眉善目,跟人说话时总是慢条斯理的。第一次看到刘爷爷,我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一句话都不敢说。刘爷爷看到我的样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了我的名字与年龄,说了一句:“挺有灵气的一个小姑娘,非常好,这次来得很匆忙,没有给你准备礼物,下次刘爷爷给你补上。”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这位爷爷这么好吗?还要带给我礼物,我不由得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却仍然一句话也没有说。

过了大概一个星期,刘爷爷提着一些水果与零食来了我家,他还给我准备了一个礼物——福娃。刘爷爷告诉我,这个福娃是他以前去外地出差时买的,它可以给我带来好运。我好奇地看了看这个福娃,它有一个圆圆的脑袋,一双弯弯的眼睛,红红的小嘴向上翘着,看上去让人特别放松。刘爷爷问我:“小雨露,你喜欢这个福娃吗?”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地说了句:“喜欢。”刘爷爷说:“喜欢就好,希望这个福娃能带给你好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爷爷带我参加了很多活动,有庆元旦做灯笼活动、做清明糍、公益大扫除活动、T台走秀活动等等,每一次活动,都吸引了我全部的好奇心,我特别想在活动中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事实上我也确实将我最优秀的一面展示了出来。做灯笼时,我设计的爱心灯笼得到大伙的一致好评;做清明糍,我包得又快又好;公益大扫除活动,我不怕脏不怕累;T台走秀活动,更是让我战胜了害怕面对陌生人的恐惧。在T台上,当我听到台下观众一片赞叹声,看到大伙伴与小伙伴们对我的评价时,我的心怦怦的跳着,眼中漾出了泪花,仿佛有丝丝缕缕的清风拂进我的心田,伴之而来的是一束明亮而温暖的阳光,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内心的那份沉重竟然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

现在,我已经读五年级了,刘爷爷仍然会经常来看我,带我去参加各种活动,有时也给我讲有趣的故事,并经常给我答疑解惑。在家里,我经常会主动和家人分享我的快乐;在学校,我经常和同学们开心的玩耍,大声的辩论……我越来越喜欢跟同学们在一起,老师给我表扬也越来越多。我很想大声地告诉刘爷爷:“谢谢您,刘爷爷,您就是我心中的那束光,我会在这束光的照耀下努力前行,做最优秀的自己!”

 

 

她似四月天,携温暖而来

(小学组)

作者:王羽佳

指导老师:刘斐

结对“五老”:刘翠娥

 

爸爸去世前,整个家都是靠他撑起来的。爸爸挣钱养家,妈妈洗衣煮饭,虽然日子清贫,但温馨而幸福,妈妈的脸上常漾幸福笑靥。但病魔摧毁了一切,爸爸患了癌症后,家里没了收入,怀着身孕的妈妈到处凑钱,但依旧没能留住爸爸。他去世后,我的天空便是灰暗的了。

当我们在黑暗中挣扎的时候,她如一束光照了进来。

那天,清瘦的她拎着满满一袋衣服敲开我家的门,同行的村干部介绍她是桐畈小学的退休老师,她脸上是盈盈的笑:“我家的两个孙女长得特别快,看,这些衣服他们都穿不了了。你们和我家的两个孙女差不多大,但你们看着更不占衣。所以冒昧地把衣服带过来,你们看能穿吗?”她一边说,一边打开袋子。看着这些颜色明艳,干净整齐的衣服,我们一家三口惊呆了,她马上补充:“我们广丰人有这样的说法,穿别人旧衣服的孩子会更健康聪明,我家刚出生的孙子都是穿别人家旧衣服的。”“非常感谢,这些衣服我家的孩子们都可以穿的,您费心了!”妈妈眼眶湿湿的,满是感激地接过衣服。这是和她的第一次见面。

那些衣服很快穿在了我和妹妹身上,妹妹摩挲着衣服天真地说:“奶奶家的孙女们长得真快,有的衣服吊牌都没有剪掉就穿不了了。”我望着年幼的妹妹,心中无比感激她善意的谎言。

好运似乎随着她的到来而降临,弥漫在我家屋顶上的阴霾逐渐消散。我上学可以免学杂费,贫困生有生活补助发放。为了方便照顾我和妹妹,妈妈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家里增加了收入,妈妈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微笑。

然而,2020年的疫情把短暂的幸福带走了。妈妈不能出去工作,家里没有了收入,她每天长吁短叹的,令家中气氛十分压抑。我想不通,为什么我家境况每每稍有好转,便会遇上不幸,命运对我太不公。愤懑中,我懈怠学习,成绩断崖式下降。

她再次来到我身边,给我家送来了油和米。她拉着我的手进了房间,与我聊她小时候的学习故事,聊她遇到的励志学生故事。在她的娓娓道来下,我将自己内心的烦躁也宣泄了出来。她看着我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知道你和别人比过得很不容易,但是抱怨命运有用吗?放弃学业能改变现状吗?汶川地震中那个失去右腿的女孩、丧失了视觉和听觉的海伦·凯勒……命运眷顾了她们吗?她们是怎样向命运抗争的,我想你应该非常清楚吧。孩子,苦难是暂时的,你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

听了她的话,一股力量在我心里升起,眼前的一切似乎变得明媚起来。此后,她也来得更频繁了,每次除了给妈妈带一些生活用品,还和我交流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我前面落下的课程,她也一点点帮我补上了。在一次交谈中,她得知我的班主任鄢老师就是她以前的学生,十分开心,她便经常让鄢老师把我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她。我得了表扬,她总是第一个知道,我不开心时,她也及时出现在我身边。

感谢她的出现,在我生活困苦时,让我知道了爱与援助不缺席;在我方向迷失时,让我坚定了目标,奋发图强。于我而言,她便是人间四月天,携着温暖来到我的生活与心中。



平凡之家的变迁

(初中组)

作者:邱杨帅

指导老师:陈庆福

结对“五老”:柯金钟


有人戏说:投胎是一门技术活。如果只针对家庭条件而言,我的投胎技术的确不怎么样,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家中每个角落都贴上了清贫的标签,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得过且过。在我能够初懂人事的年纪,常常听到父母暗地里沉重的谈话声、叹息声。我隐约明白了什么,然而我爱我家,因为爱,所以坦然接受了与生俱来的一切。

父亲没什么文化,仅读到初中,毕业后就去做了村里老石匠的新徒弟。母亲的文化程度更低,仅是小学,用当时的偏见看来,女孩子读书也没啥用处,混到小学毕业,她便在家中跟着外公外婆学习农村女孩应学应会的各种活儿,待到出嫁,自然也是个标准的农村主妇。奶奶腿脚不便,经常去医院检查,只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又增添了负担。母亲除了干家务,要专心照顾她,不能像别的女子那样外出打工。在农村,单靠种地收入很低的,想过好日子,须从泥地里挣扎上来,到外面的世界里淘金。幸好父亲学了一门手艺,又赶上大量建房的新时代,接的活儿较多,于是全家的重担压在一人肩上。父亲每天披星戴月地去工地,我上学以后就难得见到他,见了面他也懒得和我说话,也许是累了。

父亲的工钱是按工作量来支付的,多劳多得,父亲很卖力,一天要干十个小时的活。拼命干活固然改善了家境,也让他多病、早衰,像关节炎、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等,都缠上身子。后来又不幸遭遇车祸,背椎安一块钢板,留下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疤。一年多后,他渐渐康复,继续用略显弯曲的身躯驮起家的蜗壳。尽管父亲不辍劳作,但整个家的前进脚步似乎走得比别人慢,我家羞涩的小平房蜷缩在春笋般长出的神气的洋房群中。平房外墙上的青苔暴露了年代,建成时我父亲也还年轻。我爷爷建的底层,直到我父亲从爷爷手中接过户主的重担,才建了第二层。屋后还有一间破旧的瓦房,那是我们更老的家。有了平房,这里改做厨房,每当下雨时,便可听到“嘀嗒嘀嗒”的水声,遇到大雨时,更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了。住还说得过去,随着我俩的长大,父亲又要承担我们的学费。年迈的爷爷也成了奶奶之后的一坛新药罐,交替着花钱检查、买药。我上了初中,哥哥又去外地读书,每个月要上千。这一切的花费都由我父亲来支出。父亲再能干,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干的,有时干了活还被拖欠,于是家境一直处于村子里的最低水平线,甚至被评为“建档立卡户”。这不是光荣称号,当我明白它的内涵后,觉得是一种耻辱,觉得自己家日子没过好,给国家添累了。有一天下午,一群干部模样的人来到我家,他们仔细询问我家的境况,用本子记录各种细节,还里里外外拍了许多照片。起初,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直到我听了父亲的解释,又看到电视新闻老说一个词“脱贫攻坚”,我才知道,他们是来帮助我家脱贫的。我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好的国度,更应该庆幸自己赶上一个好的时代。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日益富强。高速发展的步伐恰似高铁出站,穿越千山万水,途经千村万寨,带上千家万户向前飞驰。正所谓大河涨了小河满,崛起的祖国不会无视困难家庭的存在,贫困的帽子不会一直扣在头上,党和政府来帮助我们了。自那以后,经常有热线电话打来,关心我们的生活;每到年关,有人拿着礼物来我家慰问。我的学杂费,爷爷奶奶的医药费等,都得到了更多的减免。每个学期,我都能享受到困难学生补贴。各级关工委和社会慈善人士经常有热心援助。村里免费批准我们拆旧房,建新房。好事连连,暖流阵阵,父亲身上的担子轻松了许多,忧郁的黑脸庞开出灿烂的花,做事更有干劲了,奶奶身体也硬朗起来,笑出了更弯的皱纹。

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我家没几年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建起了三层小洋房,还买了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滋润。我深藏的耻辱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幸福和骄傲的感觉像我的个子一样茁壮挺拔。饮水思源,我家幸福的变迁来自我们亲爱的党和强大的政府,如果没有这份雪中送炭般的温情与力量,我家的生活便不能迎来这片艳阳天。我家是祖国大家庭中极平凡的一个,无数平凡小家的幸福变迁正是同一个大家伟大复兴的生动缩影。我真的难以想象我家以后更加幸福的样子。

我应该大胆想象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与癌魔抗争的日子里

(初中组)

作者:吉优雅

指导老师:曾树金

结对“五老”:傅松涛


2016年6月12日,我的身体突感不适,之后到了一个又一个医院,都无法查明原因。几经波折,最后在南昌儿童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这一天是2016年6月20日,一家人怎么也忘不了的黑色的一天。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我进入了与癌魔抗争的日子。  

医院的时光,对我来说天天都是黑暗的、痛苦的、饱受煎熬的。那时,我每天都是以悲伤无助的心情等着化疗。那些尖尖的针,扎在我的身上疼痛难忍,我每次都很想哭,但我还是咬着牙关强忍着。因为我知道一旦哭出来了,妈妈就会更难受了。有时候我会偷偷躲起来哭,发泄一下原先忍着的疼痛,这样就不会被妈妈发现了。我常常会抱怨自己很不幸,世上的人那么多,可偏偏得病的人为何就是我呢?老天待我不公啊!有时我却又想,我又是幸福的,因为在抗争癌魔的道路上,不仅仅有父母给予我的照顾与温暖,而且还有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松涛爷爷等一批老人和同学老师的大力资助及热情鼓励。有一次,傅爷爷来学校看望我,他是我的“一对一”帮扶帮教人,询问我的情况。傅爷爷和蔼可亲,说话总是稳重缓慢的语气。他鼓励我,要像红军长征一样,敢于战胜困难,敢与癌魔作斗争。树立信心,不怕痛苦,要怀揣必胜信念,蔑视癌魔,战胜癌魔。他和我说了好多话,让我感到温暖亲切和鼓励,他激励我要好好学习,叮嘱我要好好照顾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体。他说保持好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天然药方。从这以后,我的学习更有劲了,与癌魔抗争的力量更足,信念更坚定了。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天大课间操,班主任高兴地通知我去学校行政楼二楼的接待室。我不知道是啥事,心想不应该是坏事,因为班主任的笑容至少告诉了我一半的答案。我心里估摸着,迈着轻松的脚步不知不觉就到了接待室。“莎莎,你来了……”还没等我站稳,那亲切而又多么熟悉的声音就飘到了我的耳边。我定神一看,那坐在沙发上的喊我乳名的人不就是校关工委的傅松涛老爷爷吗?“坐,坐我这里……”“你非常不错,身患重病,依然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挺优秀的,同学老师都钦佩你啊!”“谢谢爷爷!”“看你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不过嘛,你的底子还是很差的,要不断加强营养啊。”“我妈妈几乎天天都搞好吃的让我吃。”不知不觉上课的铃声就响了。爷爷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很大的红包,上面写着“2000元”,我还是第一次见那么大的红包,一时傻了。“这是关工委对你家和你的慰问关心,帮助你战胜癌魔的。”我不知该收还是不该收。“傻孩子,收下吧!”爷爷好像知道我的心思,我想大声说一句谢谢爷爷,可不知为啥我半天说不出来。“上课了,把红包收好。”“嗯!”我赶紧点点头,手握着红包飞快地跑向教室,脚步很快,手里却很沉,好像手里握着的不是一个红包,而是很多很多充满爱心的人对我的期望,期望我顽強地战胜病魔。他们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想起我在与癌魔抗争的日子里曾经有过的伤心、痛苦甚至绝望,深感愧疚,难道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敢与癌魔作坚决的抗争呢?前几天,医生告诉我,癌症五年存活期治愈率很高,你已超过五年了,治愈的可能性在与日俱增。我听了真高兴啊!

有一首我至爱的歌《陪我长大》“有一束阳光,带我飞过绝望,……是你教会我坚强……”,我要把它献给母亲,献给傅松涛爷爷,献给所有关心过、帮助过我的人,与我一起,让我在与癌魔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顽强,越走越平坦。

 

 

恩情永不忘,青春心向党

(初中组)

作者:郭紫昕

指导老师:郭静

结对“五老”:郭斯行


他,惊艳了岁月,温暖了时光,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持续地散发着光亮,尽力照亮每一处黑暗。每当我被黑暗笼罩,看不清前方道路,倍感迷茫时,总是他,为我照亮前行的路。而这光亮的来源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离休老干部——敬爱的郭斯行老师。

郭老师今年九十有五,本可以在家轻轻松松地安享晚年,他却依然坚持帮扶着学生,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自从1981年因病离休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责地帮扶着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积蓄资助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而我,何其有幸,能够遇到郭老师,并且得到他无私的帮助。多年来,他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的学习、生活以及精神成长。对我而言,郭老师不仅是我的恩师,更是我的亲人。

这次端午一放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和母亲坐车回草林去看望郭老师,车窗外的雨滴不断地敲击着玻璃,也敲开了我的记忆之门……

那是一个闷热的初夏时节,我因为小学升入初中,无法适应科目的增多,更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对此焦虑万分,于是,特意带着我来到郭老师家里,寻求他的帮助。绿树白墙,郁郁葱葱的枝桠伸入小巷,这里的幽静让人心生肃穆。永远记得和郭老师的那一次见面,他看到我后,心疼地握住了我的手,焦急地问:“才多久没见,孩子你怎么就消瘦了这么多?”母亲一五一十地诉说了我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郭老师听完后,紧锁的眉头又多了一丝担忧。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励我首先要有自信,调整好心态,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接下来他让我拿出课本,耐心地帮我温习学过的知识,而且重点帮我讲解了一些我没听懂的各科知识点,他还特地嘱咐我要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多练就能生巧;最后,他还手把手教我制定各科学习计划,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学习方法,保持各科平衡发展。回去后,我认真按照郭老师的方法去实践,果然,慢慢地,自己学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成绩也进步了不少,后来在班里,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了。从此,我对郭老师更加敬佩,更加感激。

车子缓缓停下,我从回忆中抽离,惊觉已到达目的地了。当我走进郭老师的书房时,只见他正专心致志地阅读着报纸,还用笔做着批注。听见了问候声,郭老师才缓缓抬起头来,见是我,开心地站起身来,一把握住了我的手,便赶忙走去给我倒水,他永远是这么地周到、体贴、客气。再次坐下,他先关切地问了我最近的身体状况,听闻我最近总是感冒不断,精神状态不佳,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日常生活中,要规律作息,也要补充好营养,等下我给你提箱牛奶带回去喝,记得照顾好自己。”

他一直言传身教地教导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便没有一切”等。因而,晨起锻炼也就成了他的必修课。不得不说,在强身健体方面,他确实是我们年轻一辈值得学习的榜样。

郭老师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也与有荣焉。于是,我让郭老师为我讲述他那段峥嵘岁月。只见郭老师倏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中气十足地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字字铿锵,直击我的心窝窝。郭老师说那时候只要唱起这首歌,身体就充满了力量,不管前方是枪林弹雨还是刀山火海,只顾勇往直前。说罢,倾身过来,用手指着太阳穴,笑着说:“这就是战场上留下的伤疤,万幸的是,战争结束后,党给予了我们最好的治疗条件,才让我们免遭了那么多的病痛后遗症。我知道,我的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现在的我,就没有我们现在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郭老师一再和我强调,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沐浴了党这么多的恩惠,他一定要竭尽全力,用余生来报答党的恩情,做人一定要感恩。我想,这或许就是郭老师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不竭动力吧。

此时,雨后天晴,房间瞬间亮堂了起来,望着仍然精神矍铄的郭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非常感激郭老师无私地将党的恩情一点一滴地传递给我们,温暖着我们。

平凡如泥土,挺立如浮雕。纵使爷爷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他感念党的恩情,尽自己所能报答着党,回报社会,亦是不平凡的!我想,我也该行动起来了。在青春时代,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自强不息,心怀感恩,跟着郭老师的步伐,继续怀着热血去奋发图强,乘着初心去报效党和国家,向着更绚丽的未来进发!

 

 


(初中组)

 

作者:游鑫频

指导老师:孙丹

结对“五老”:张林喜


也许你见过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所以你觉得荡气回肠;也许你听过飞湍瀑流,怒拍岸石,刀剑相争,铁马嘶鸣,于是你认为这便是豪情霸气;或许你还亲自经历过野火燎原的浩瀚天边,野性的张扬使你以为这便是不可一世!然而,你的匆匆一瞥却忽略了光,心中的光。

光,时而明亮,时而微弱,但它始终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那人便是带给我希望的光!

父亲走了,受尽病痛的折磨后走了。死,对于父亲,也许是一种解脱。清楚记得那是一个灰蒙蒙的雨天,寒冷的风吹得叶子四处飞。母亲赶到学校,脸上一副痛苦的表情。我真希望母亲带来的不是坏消息,可事实摆在面前,不容我不信。回家的路上,父亲的一切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回到家,亲朋好友都来了,看着母亲一脸的悲伤,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落,心中的痛苦再也无法掩饰。当时9岁的我并不知道死是什么,但看到父亲一动不动,才渐渐明白对我百般呵护的父亲,就这样离开我了,冰冷刺骨的泪从我的眼眶喷涌而出。

从那以后,我们一家每日都以泪洗面。家中为了治父亲的病而倾家荡产,母亲学历不高,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做些小工,勉强养家糊口。而我,每天都只能在房间,默默地哭……

直到那天,一束久违的阳光照进了我们这个绝望的家。“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整理好自己的状态,走进客厅,母亲打开了门。一个近乎60岁,慈祥而和蔼的爷爷走了进来,他紧紧握住我的手,用充满关怀的眼神凝望着我,用温柔的话语自我介绍说:“孩子,你别哭,我是临川区关工委的“五老”,你以后就叫我张爷爷。我们关工委听说了你家里的困难情况,特意安排我来与你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帮教。今后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以后爷爷会尽己所能,帮助你完成学业。”他说到做到,在他的帮助下,妈妈不用再担心我能否吃饱,能否穿暖。我也不用担心,不能回到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张爷爷出现后,我以前的绝望如轻烟一般被吹散了,如薄雾一般被初阳蒸融了。从那以后,我阴雨蒙蒙的世界里又有了温暖的阳光。

太阳的光可以照亮潮湿的角落;月亮的光可以照亮黑暗的夜;而希望的光可以照亮痛苦而绝望的心灵。张爷爷便是带给我希望的光!

自张爷爷到来后,他始终陪伴着我成长。自卑时,他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进步时,他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鞭策我;迷茫时,他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开导我。每次见到张爷爷,都能看到他和蔼可亲的样子,他的胸前总是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党徽。

张爷爷来访的时候,指着胸前佩戴的党徽对我说,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图案为金黄色。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黄色象征着光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被黑暗“扫荡”的年代,人们度日如年,直到一股新生的太阳冲破黑暗,温暖了人们的胸膛。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昔日的穷乡僻壤,今日的鱼米之乡;昔日的任人欺压,今日的当家作主。党一路带领我们披荆斩棘、开启新的航向……张爷爷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给我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教育我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听得入了迷,梦想的种子也已悄然种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原来,那徽章是照亮我梦想的光!

我明白,那是点燃我的希望之光,那是照耀我的前行之光。为此,我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发奋学习,努力完成学业,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让自己的青春将来为建设美好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五老”精神,烛照成长

(初中组)

作者:刘雨欣

指导老师:彭志英

结对“五老”:汤华文


你有曾一个人走在熄了路灯的小路上吗?听着轻浅的脚步声和胸腔里传出的怦然心跳声彼此共颤,看着地面上狭长而瘦小的身影,映在这昏暗的小路上显得那么寂静而又孤单。而这样的情景,对于尚且年少的我,却是那么的熟悉。

那一年,我顶着额头上妈妈印下的最后一个湿漉漉的吻痕,在这条小路上送走了选择去追寻新生活的身有残疾的妈妈;又一年,我挥着小手告别了背着行囊选择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的身患残疾的爸爸。回家的路上,又在这条熄了路灯的熟悉小路上,眼泪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分不清方向。

从此,我与奶奶相依为命。每天放学回家依然独自走在这熄了路灯的小路上,有如独自瑟缩在命运的某个角落,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尽头,只知道脚下是一条漫漫的长路,直到看见前方那束被高高举过头顶的炬火,从此内心不再迷茫,引领着我一路向前。

那天,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许是太阳偏转了角度,一束暖暖的巨光斜射着从窗户的缝隙照射进来,让曾经不被温度光顾的每一个阴暗角落都沾染上阳光的气息。

记得那个下午,我被班主任叫到了一楼会议室。我挑了一个角落边的位置坐下,才发现正在举办的是省关工委的帮扶帮教活动。我正不知所措地盯着自己的指尖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的走来,停在了我的面前,顺着目光向上看去。只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嵌在一张洋溢着和谒笑容的脸上。他微微弯下腰,向我介绍了他姓汤,是省关工委“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人,也是学校的退休老教师,曾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几十年, 曾经把不知道多少像我这样的孩子培养长大,上高中、 考大学,培养他们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在退休之后,他也不忘“化作春泥更护花”,积极响应省、市关工委的号召,一直在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顿时惊叹于汤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我眼中,汤老师的形象早已成了在漆黑的小路上为我们高举炬火的英雄,呵护着我们一往无前。

我在汤老师鼓励的目光下向他讲述了我家的情况,讲到那个晚上我孤零零的站在熄了灯的小路目送着妈妈离去的背影,讲到那天夜里我送走了为生计出门打工的爸爸,独自一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忽然我不由得哽咽了,因为每每想起那种看不见前路的黑,就会让我深深地恐惧。汤老师用他的大手拍拍我的肩膀,那只手或许常年紧握着粉笔的缘故,有点粗糙,却在轻拍我时传递来了温暖与安定的力量,给予我无声地支持。

在这次省关工委主办的帮扶帮教活动中,我是汤老师的帮扶帮教对象。当汤老师将一个装有资助金的红色信封交给我时,我慎之又慎地接过,像是接住了一颗蓬勃的心。汤老师接着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乐观地面对生活, 将来要报答父母,报效祖国。”我重重地点点头,许下了我的承诺。

后来,我在网上查阅了更多关于关工委的信息,渐渐明白,在汤老师身上熠熠生辉的精神就是关工委大力倡导的“五老”精神,那些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退休后仍不忘回报社会,在资助贫困学生、助力祖国建设中仍旧挥洒着自己的光和热。这是一种多么纯粹的情感!不问索取,只问奉献,贫困学子们一声渴望求学的呼唤,他们便来了,义无反顾,风雨兼程。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放学仍旧一个人走在那条熄了路灯的漆黑小路上,但我不再害怕与迷茫。汤老师对我期骥的眼神、从手心传递而来的温暖与力量,有如黑夜中的炬火,驱散了黑暗与恐惧,我的心底不由地升腾起一种蓬勃的感动,我的眼里已能看清脚下的方向。我必将高举从“五老”手中传递而来的炬火,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投身于时代洪流与祖国建设之中,让人生更精彩,让未来更明亮!




巍峨青山,苍松如炬

(高中组)

作者:马诗涵

指导老师:胡灵凤

结对“五老”:李拥军


古街旁的小巷饱经沧桑,反着光的青砖依稀可见当年的战火纷飞。那是一段热血难凉的峥嵘岁月。

站在那座巨大的纪念馆前,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孩子,走吧。”身后的李拥兵老师催促着。

我重新迈开了步子。一步,两步……

李老师是一名老党员,他曾经拿出自己的工资去资助贫困学生,也曾经给十多个误入歧途的同学做思想工作。这样看来,我可能是他见过的最软硬不吃的家伙,因为不知道被他做过多少回思想工作,依然我行我素。逃课,去网吧,打架……我干尽了这个年纪迷茫堕落小青年会干的事。

一次放学回家,天很黑,风很大,老师坚持要送我回去。风吹得人心里凉凉的,站在路灯下,我不耐烦地问:“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他的脸上浮现出失望、生气、沮丧的表情,但我却突然从那双浑浊的双眼中看到了迸发的光芒——那是我见过最坚定的目光。

“我是党员。”

在第三次被他从网吧里抓出来后,老师不由分说,拉着我坐上了去井冈山的班车。一路的沉默几乎压得我喘不过气,老人眼中是浓得化不开的失望,我大气不敢出,只得扭头看向窗外。

远处是巍峨的青山,连绵不断。就像战士的脊梁,笔直,好像永远也压不弯似的。这里曾经埋葬了无数战士的枯骨,曾经血流成河,却又重新开出鲜花,淌过河流,成为今天欣欣向荣的样子。

老师带着我进入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

场馆里陈列了井冈山革命时期烈士先驱的事迹,分别用浮雕、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来记录他们的生平。在展馆的一角,陈列着一封家书。那是革命烈士陈毅安写给妻子的家书。信已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但依然可以分辨出上面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我怕听见流水澎湃的怒潮声,也怕看见船头晶晶似的明月……我们是有阶级觉悟性的青年,担负了世界革命的重大使命,我们难道没有一点牺牲的精神吗?……前进,我们的目的地终会到达啊!

老师站在我身边,缓缓开口,为我讲述那段两位热恋中的青年相慰相勉,共同走过的理想和青春。

“他1924年入党,参加了秋收起义,随部队到井冈山。对于妻子,他始终是愧疚的,但民族大义使他不得不把私情抛却……”

“他是怎么牺牲的?”

“长沙战役,为了掩护红军撤退,被子弹打中。牺牲时,他只有25岁。”

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看见数不清的烈士肖像照片和简单的生平介绍,他们大部分都是在20多岁就牺牲的烈士,永远凝固在一张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中,有些人,甚至没有一张照片。他们明知道面前是一条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路,却始终追随着中国共产党一路前行,坚信这条路的尽头是可爱的中国。他们每个人都为心中的信仰献出生命,而后流芳百世。

这是革命烈士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更是中国的故事。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英雄,而每个时代都有人前赴后继。

我忽然间明白了老师带我来这里的用意。他想让我看到处于那个年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同龄人,怀着赤红的信仰,英勇且无畏。他是想告诉我,我们走在这条路上,也应坚定果决,让未来的青年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同样怀着坚定的信仰。

从纪念馆回来后,我彻底改掉了以前的恶习,不再逃课去网吧,老老实实学习,每次见到老师都规规矩矩地向他问好。我为我先前的无礼向他道歉,他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

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又回想起那天走出纪念馆时,他站在阳光下,脊背挺拔,像一棵独立山巅的苍松。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却永远磨不灭他那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心。他放不下穷得读不起书的孩子,也放不下那些身陷泥潭迷茫堕落的年轻人。

像他一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他们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就像萤火的光芒,虽然微弱,却引导了无数青年向上向善。他们于寒风中伫立,于黑夜中守望,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尾声

党在革命年代,能带领人民冲锋陷阵,保卫国土;也能在和平年代,脱贫攻坚,扶贫扶志,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的党是真心实意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感谢党,是党在我迷茫堕落时唤醒了我,让我明白,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而今,斗转星移,沧海巨变,迈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意气风发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是朝气蓬勃的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又活力四射的中国。岁月的奔涌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

“江月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往。未来的中国青年,会陪伴着党和国家一路成长,在宏大使命中绽放,助国兴盛。

 

 

 

(高中组)

作者:汤佳瑶

指导老师:张婷

结对“五老”:李雏


“白日不到处,青春怡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当读至这两句诗,她那双似深水般沉静而睿智的双眸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像充满了盎然生机的青苔一样,一份赤诚而又纯粹的热爱与坚定如一的信念悄然在心底滋生,倏尔疯长蔓延,充盈少年的心房。初次见她,是在一个晴朗的春日。青鸟衔来天边云朵,将满目的嫩绿倾倒入校园。朦胧的晨光却总能从枝芽间隙穿过,衣万物以华裳。在清甜的花香中,她微微笑着,牵起了懵懂的我。掌心传来的温暖,驱尽了早春残留的几丝寒意。她大约五十来岁,平凡的面容上有些许岁月的痕迹,眼却出奇的沉静,那是历经沧桑后的平淡从容。

细细想来,在遇到她之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其实是迷茫的。生于和平繁盛的年代,没有遇上烽火狼烟,亦没有直面旱灾饥饿,正如古人所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并没有什么热烈的理想,似乎像青苔一样渺小,得过且过。她却与我截然不同,她虽年岁渐长,精力不似少年们旺盛,但仍会努力将每一件事做到最好,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她虽然平凡,在千千万万人中并不缺少,却如苔花一样,绽放出自己的美丽。这同我所理解的人生价值大相径庭。我一直以为,有价值的人生一定要像牡丹一样“花开时节动京城”,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

某日午后,她唤我至办公室,与我谈心。“你的理想是什么?”她望着我的眼睛。那目光太过于澄澈,以至我为自己的庸碌而感到羞愧。我支支吾吾,不动声色地避开了她的眼。她似乎早已预料到了,清了清嗓子,轻声问道:“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我着实没有预料到她会突然问这个问题,怔了几秒,才答道:“也许是牡丹吧,国色天香,谁人不爱?”她无声微笑,笑意延至眼底,“的确,‘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它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开花。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植物。”话罢,她略带希冀地看着我,轻声吟诵:“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心下一动,接道。她沉静的眸光闪出几分欣慰,道:“苔虽渺小,却有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河畔青岩,垣墙树皮,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它就可以肆意生长。那斑斑青绿,也别有一番意趣,不是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正似这青苔,不引人注目,但依然能为世界增添一抹清新的绿。我们所处的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不正是由一代又一代像青苔一样的普通人竭尽全力,共同建设的吗?”

我静静地听着。窗外蝉鸣似乎沉寂了,世界陷入一片静默,仿佛一切生灵都在侧耳聆听。“我曾经也和你一样,迷茫彷徨,直至那年,我自愿去西南山区支教。那是我一生中做过最勇敢、最成功的一次抉择。那里没有声色犬马,没有世俗喧嚣,有的只是一群质朴纯真、像青苔一样野蛮生长的孩子。他们的学校是一栋废弃的老房子,青苔斑驳。他们大多家境不好,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祖父祖母生活。但是,他们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向往,怀着远大抱负,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要做医生……那时我和另一位老师承担起了那所学校的所有课业,每当孩子们用好学的眼睛看着我时,我便从心底生出一种自豪感,像绽放的苔花。从此以后,袁枚的《苔》便成为了我最爱的一首诗,苔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植物。”“后来,那些孩子正如我期待的一样,走出了大山,像青苔一样,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也明白了,并非要像牡丹一样惊天动地才是有意义,其实渺小却仍有奋力拼搏的苔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她说了很多,将我心间的迷雾拨开,注入清澈的爱。每当我忆起那个午后,满身风雪亦会融成暖意,味有回甘。是啊,大多数人都是那小小的苔,平凡地为了自己不凡的理想而奋斗。自建党以来,无数的爱国人士毅然入党,为民族之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数以万计的解放军战士在战火枪弹中英勇前行,染红了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朝乾夕惕,与时俱行,助力中华民族科技强国之梦……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也不清楚他们的样子,可他们奋力去热爱、去保护、去建设的这个国家——中国,正向着“中国梦”大步迈进。谁言青苔不足贵,花开时节兴中华!

如今,我生处盛世,自当如那苍苔,奋力拼搏,用一腔热血与深爱,为党、为国,绽放出生命最好的样子,为中国梦不懈奋斗!

 

 

执笔从戎报国门

(高中组)

作者:邱维佳

指导老师:黄河

结对“五老”:汪传新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身着新军装,胸前系着大红花,在亲人的欢笑声中健步踏上迎接新兵的列车。第二天中饭时分,我把梦说给母亲听。母亲微笑着说:“想你哥哥了吧?”哥哥去年参军入伍,当时,身着新军装,胸前系着大红花,我们一家人送他离开故土。如今,我上高中了,学习很紧张,也没时间与哥哥联系,但他临别时的飒爽英姿一直印在脑海里。

“快吃饭!”母亲催促说,“饭后去菜园里摘些豌豆剥好,给你老兵爷爷送过去,你也好久没去看望他老人家了。”

老兵爷爷是我们村子里的传奇人物,17岁参军。一年后,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受过伤,获得了好几枚军功章。退伍后,为了照顾身体欠佳的父母,放弃大城市里的工作,回到故乡做了一名地道的农民。

父亲常说,老兵爷爷身体非常好,人到中年依然英姿焕发。冬天一身旧军装,夏天一个赤膊,手臂上一道长长的疤痕格外刺眼。皮肤暴露在烈日下,晒得黝黑油亮。雨滴落在身上“哧溜”滑走了,村里人都笑他属鸭子的。人家盖房子烧砖窑,他过去帮忙,赤膊扛着带荆棘的柴火,妻子劝他穿件衣服,他瞪大眼睛说:“这算什么啊,不就一捆柴么,还比刺刀尖呀!”

也许是当过兵的缘故,老兵爷爷不光力气特别大,而且身手出奇敏捷。人家杀头猪需要好几个人,他只要一个人便可以解决。父亲说他小时候亲眼见过老兵爷爷杀猪,猪被赶出栏,嘟噜嘟噜在外面走着,老兵爷爷瞅准机会,一个箭步冲上去,右手麻溜地揽起猪,用力按在准备好的木凳上,左手挥刀,寒光闪烁,猪还来不及惨叫就闷声倒地。因为有此绝活,每逢过年杀猪,请他帮忙的就多了,老兵爷爷也乐意。活干好后,人家总是要割两斤猪肉感谢他,他还是那样,瞪大眼睛嘟囔:“这算什么啊,我差这点!”

那个没有电视没有娱乐的年代,老兵爷爷就是全村人娱乐的主角。经过一天的劳累,傍晚时分,大伙儿都喜欢往老兵爷爷家里钻,缠他讲打美国鬼子的故事。来的人太多,家里根本站不下,老兵爷爷大手一挥:“走,到晒场的大树下去!”于是,晒场的大树下人头攒动。为能让所有人听得清楚,有一个木匠硬是把家里一把旧椅子翻出来,捣鼓着换成四条一米二高的腿,扛到晒场大树下,想让老兵爷爷坐在椅子上讲。老兵爷爷眼一瞪:“这算什么啊,我嗓门亮着呢!”他呷口茶,给大伙儿讲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事,说:“美国鬼子牛高马大,近身肉搏时,千万莫给他捞着……我身高不如人家,但我比他们灵活,你们猜,我是怎么对付这帮该死的鬼子?”每当讲到兴奋处,老兵爷爷总爱卖个关子吊吊大伙儿的胃口。众人屏住呼吸眼望着他,齐刷刷地摇头。老兵爷爷见状,也故作沉默。片刻,突然推开旁边的人群,做着手势,提高嗓门:“一个美国鬼子端着刺刀哇啦哇啦冲过来,那阵势,挺吓人的。慌乱不得,我瞅准他的腿,挥起刺刀横扫过去,鬼子怪叫一声,噗通倒地。我跳起来顺势挥刀朝他肚皮一个猛刺,那血……”“哎哟,我的娘!”大伙儿似乎想起过年杀猪的场景,闭上眼睛心头却一阵狂乱地跳。顷刻的沉寂后,掌声、口哨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父亲给我讲起这段时,眼睛里还流露出异样的光芒。我想,只有真正的英雄,才配得起这狂风吹过山林般的呼啸。

父亲说,要是寒冬腊月,大伙儿便在村子祠堂里烧一炉火,依然是人头攒动,百听不厌地听老兵爷爷讲艰苦的战斗生活,讲牺牲的战友……这一讲就是几十年。

老兵爷爷喜欢惹小孩玩,小孩子也乐意跟着他,他总爱撸起袖子让小孩子摸他手臂上的伤疤,并顺势抓住小孩子的一只胳膊,一把拧起来,说:“这瘦猴子似的,以后怎么当兵打仗?哈哈!”我父亲被他拧过,我哥哥被他拧过,我也被他拧过。不过,那时,老兵爷爷老了,拧不动我了,我分明记得他眼里流转的失落:“这算什么啊,……”

下午,拎着剥好的豌豆去了老兵爷爷家,见他默默地斜躺在椅子上,九十多岁的他已经认不出我了,他真的老了,再也不能给大伙儿讲故事了。但他的故事已在一代一代年轻人的心里播下种扎了根。

离家返校的那天,母亲笑着对我说:“崽呀,昨晚你说梦话了,说什么‘过关了,过关了。’”我笑笑没有回答。但我已暗暗下定决心,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去当兵。

 

 

 

徐叔随风来,心中花自开

(高中组)

作者:徐月垚

指导老师:徐娇

结对“五老”:徐子勇


何为家风?家风是小时铭记的老人言,是经商致仕的父辈对后人迷途的指津,亦或是经外界雕磨形成的价值观。对此,我有深刻体会。儿时与外公生活在乡下,家中少男丁,小孩又多,因此得到了一个帮扶的名额,徐叔就是下来帮助我们的人。听外公说,徐叔是自荐来帮助我们的党员。那时吃着徐叔扛来的大米,心中盈满了敬畏。能对一个陌生的家庭如此用心,徐叔真是了不起,也理解了家人聊到党时眼里蕴着光的样子。党员都是像徐叔这样好的人,党还会扶持村里的其他人家,这样的党谁不爱呢?幼时和徐叔相处的时光,现如今还历历在目。“徐叔,你好辛苦呀,总是给我们送吃的,还陪我玩,又教我写字。”“哈哈,”徐叔听了我的话,面孔柔和下来,“不辛苦,帮助他人,自己也会很开心的,小幺长大后也要这样呀,天天开心。”当时的我懵懂地点点头,心中也种下了助人的种子,“为什么叔第一次来我家时那么凶呀?”“啊,那时叔太紧张了,吓到了吧。”“没有,叔可是个很好的人”徐叔每次来我家,更多的时候都在和家人聊村子和家里的情况,和我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而且他也有亲人要照顾……

但还是会在闲余时和我谈天谈地,有时还会给我带水果糖。现在回想起来,儿时的我因为有了徐叔,有了党,没有过多接触家中的窘境,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但关系和睦、家风淳朴的环境里,真是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长大后,知道总有留守儿童会因家境困难,又缺少父母陪伴教育内心自卑、懦弱,更懂得了优良家风与外界环境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于我来说,徐叔不仅是在困难时主动帮扶我们,影响幼时价值观的引路人,也是我所能近距离接触的党的代言人,早在那时,心中的党已不再只是一个红色党徽,由一句句赞美之词堆砌而起的模糊印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亲民爱民的标杆形象,这也催发了我内心浓烈的对红色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小家与大国同相呼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时,不应忘记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所以我们要主动将家风教育和爱国情感传承下去。邓小平曾教导因文革残疾的儿子邓朴方致力为国家研发科学技术做贡献,“在风浪中沉浮,在困境中磨练,欢乐和痛苦,都应成为心中无价的财富”是父辈传承下来的箴言;朱德“立德树人,勤俭持家”家风的形成得益于总司令的言传身教,计划经济时代,为回报亲属将自己送进学校念书的恩情,将十几个孩子接到北京来上学,亲自开垦田地,解决粮食问题;吴玉章身兼多职,一专多能,谨守“事事莫存虚体面,行行当立好规模”的家规家训,女儿吴春兰也加入共青团,积极投身土地革命,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父亲的祝寿信中写道:“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规,只不过有的已经总结起来,有的蕴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言行中。自从我的家庭和徐叔有了交集,家风便注入了无私助人的精髓,家人之间相携前行,带动身边的人相互帮扶,“益己须助人,无私家常泰”在无形中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化为具象的言行。家风的具体含义因人而异,但总是有交集,有共鸣的,而它意在承载的是大一统的社会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之风即是我们每一个普遍而不平凡的个体所致力构建的美好新社会的点点滴滴之和,是家风精髓的沉淀升华,这意愿始终流淌在每一个文人士子的笔底心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氤氲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山河间,成为国人不灭的精神图腾。让我们始终坚信:我们怎样,祖国便怎样,我们前程似锦,祖国必将未来可期。




无法行走的人生,“五老”助力我飞翔

(大学组)

作者:赖吉钰

指导老师:方宣茂

结对“五老”:朱立煌


我的家在一处山清水秀的小乡村,丘陵环绕,环境清幽,但发展并不充分,童年的我不得不趟过坑坑洼洼的泥路到镇里唯一的学校上学。虽然路不好走,但也是在那里我遇见了一位值得铭记一生的好老师——朱立煌老师。

第一次遇见朱老师是在小学开学的时候,那时爸爸妈妈在外务工,只好让爷爷带我去学校报名。爷爷显然是第一次办此事,心急火燎地到处找人问路问流程。朱老师看到爷爷风风火火的跑,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忙,听到此事后,便热情地引导我们完成了报到。记得那时朱老师穿着一套解放军样式的衣服,显得精神赫赫,像个军人。这不由得又勾起了我对解放军的憧憬。

朱老师在得知我双腿不太健康之后,主动承诺会在学校关照我。学校那时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偏偏我又不在他的教学班里,但朱老师却不时来看我有没有什么需求。就这样,在老师们的关照下,我度过了学生生涯中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三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好景不长,本就不健康的腿再度恶化,我再也不能撒欢地奔跑,再也不能快乐地嬉闹,甚至无法行走、无法站立。

童年的快乐一下子离我而去,我只能无助地被束缚在教室的桌椅上,看着玩伴们嬉戏打闹,顿时只有一种被抛弃的孤独感将我淹没。不可以行走的我能干嘛呢?我不能立正,不能走正步,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废人,这意味着我将不可能成为一名勇敢的军人,我当时惶恐地想着。长辈们都来开解我,劝慰我。而朱老师却另辟蹊径,用我最崇拜的军人故事来激励我。他给我讲邱少云的故事,激励我拿出不放弃的勇气;他让我看周总理的影片,鼓励我树立崇高的志气;他推荐我听军人的歌曲,引导我体会军人一样爱国的意气。这时我才明白,我对共产党的憧憬绝对不仅仅只在于军人的斗志和勇气,其中还包含了坚强、志气和情怀,于是我振作起来,重新树立目标,再次扬起风帆。眼里有光,学习才有劲,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到初三年级都名列前茅。带着自信,我参加了中考,虽然进入了更高的学府,但是考试的结果将我隐约生出的骄傲之心打得支离破碎。我终于见识到了更高层次的水平,我的斗志却也再次被打击了下去。正当我对自身的能力感到怀疑之时,朱老师正巧来我家祝贺。他见到我萎靡的样子,问家长得知缘由之后,先赞许了我的付出和要强的志气,然后分析起我的劣势。他坦然地承认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发展的受限,然后便开始帮我一起规划以后的学习计划,指出之后我要努力的方向。在朱老师的帮助下,我弄清了自身的水平,看清了以后的方向,同时更加坚定了努力的目标。

伴随着自身的努力、老师同学的帮助以及朱老师时不时的家访和开导,我终于以一介残疾之身,在2018年以596分的成绩考入苏州大学。在为这一喜讯高兴的同时,一个问题也横亘在我们之间——学费问题,就在我们一家愁肠百转,我本人无奈想要放弃之时,又是朱老师和几位“五老”前来相助,把我从这泥潭一般的困境中拉出。在这关键时刻,朱老师不但带头为我捐款,并快速撰写题为《轮椅男孩终于圆了大学梦》的文章在《上犹发布》刊发,后又经《赣州新闻网》《中国江苏网》转载。随着好心人捐来的一笔笔善款,我终于再启求学之路,在追梦的路上飞翔。我想,朱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就是我在这漫漫求学路上的瑰宝。如今,朱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却是上犹县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现在的任务仍是发掘撰写美好的人和事。他虽然不再亲身教导学生了,但是他紧跟时代步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他身上所代表的东西,展现的精神,就是他给我最好礼物。目前,我虽然还无法行走,但我的心就好像是插上了翅膀,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我的党员爷爷

(大学组)

作者:黄雯杏

指导老师:田娟

结对“五老”:程开宁


我有两个爷爷,一个是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亲爷爷,另一个是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爷爷的党员爷爷——程开宁爷爷。自2015年以来,九江市关工委组织了市里5万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开展帮扶帮教贫困青少年的活动。程爷爷就是与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的老干部。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镇基层干部,却热心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多年来,他不仅在物质上想方设法帮我解决经济困难,并且在精神上时刻激励着我、感染着我,引导我走好人生之路。在市里组织“五老”帮扶活动之前,程爷爷就已经开始热心公益事业,关爱贫困青年了。2012年,我的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生活陷入困境,学业也受到了影响。程爷爷得知后,第一时间上门表达关心,并想办法帮我争取了助学金。2014年程爷爷又通过县关工委帮我寻找到了资助人,长期资助我的学业与生活,让我能够安心学习,我心里十分感激。在程爷爷的帮助下,我重拾信心、不断前进,并获得全县“模范共青团员”、县“首届美德少年”、省“第二届‘三友’自强少年”等称号。2019年,我如愿考入大学。正是在乡工委的资助与照顾下,在程爷爷的关爱与帮扶下,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每年都会收到一笔助学金,到现在已经累计2万余元。是他们的帮助让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并让我圆了大学梦。

程爷爷在经济上的帮助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他在精神上的教诲也时时刻刻激励我前行。每次见面,程爷爷都会与我讨论时事,给我讲述人生道理,他就像思想上的五老峰,提醒我要知礼明德、心存感恩。每次分别时,他都不忘交代我:“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以后出来报效国家,出了社会要发扬爱心、帮助他人。金钱只能解决经济困难,唯有读书才能创造未来啊!”

虽已年近古稀,程爷爷却仍然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常常走村串户,关心像我一样的贫困学生。他的热诚、善良、奉献、平实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正如程爷爷常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不能忘本。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社会上还有许多困难家庭和孩子需要帮助。我们要让下一代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从他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公益情怀。正是程爷爷的高尚品德与行为示范,在我心中悄悄播下了“我要入党”的种子。就在今年,我成功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的《入党志愿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不忘初心跟党走,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我也要像程爷爷一样,做一个为人民服务,永远散发着光和爱的共产党员。习总书记强调,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我们身边,有无数像程爷爷这样的老一辈党员干部,他们用真情作笔,绘出了关心下一代的蓝图;他们以激励为风,扬起了鞭笞下一辈的风帆。老一辈党员干部,用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历史经验,为广大青年的勇往直前提供了强大支撑,用他们高尚的精神担当和宝贵品质,为青年一代干事创业提供了精神引领。

如今我们正喜迎二十大,迈向新征程。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们要赓续精神血脉,汇聚奋进力量。吾辈要从老一辈党员干部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的赶考路上砥砺前行!百年青春绽芳华,百年荣光催奋发!让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感恩共产党 圆我大学梦

(大学组)

作者:游伟芳

指导老师:陈琳

结对“五老”:郭玖明


在经历了十二个春秋的寒窗苦读以后,我终于在2021年9月走进了中南大学。能成为这所知名学府中的一员,我感到十分的幸运和自豪。

走进校园,我却比其他同学少了一份“任我遨游”的惬意。我一家五口,奶奶、爸爸、妈妈三个病号,哥哥和我两个沉重的“书包”。我担心高额的大学费用会让我再次走入困境。也许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辍学”这个词只是写在报纸、杂志或书本上的,可对于我来说,这还真不是第一次。自初中起,我们兄妹二人的学费便成为我们家最大的负担,两次濒临辍学。十分幸运的是,家乡的关工委及时向我伸出了援手,帮我缔结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桃源乡鹿甲村关工委主任郭玖明先生连续多年坚持给予我关爱和帮助,才使我得以顺利完成中学学业。可是这一次,来到了举目无亲的湖南省读大学,我该怎么办?正当我愁眉不展的时候,家里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郭伯伯又专程到我家送来了帮扶资金3000元。这一夜,我失眠了,郭伯伯家境也不富裕,他的收入也主要来自种田。这几年,他已经资助了我一万两千多元,是我的大恩人。我再也无法克制住内心的感动,泪水夺眶而出......我本是一名困难家庭学生,但一路走来都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如果没有村关工委郭伯伯的帮扶,没有国家助学金的帮助,我怎么可能会有今天这光鲜亮丽的人生?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郭伯伯,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暂时的困难绝不是可以放松学习、虚度年华的借口,相反,这是一种鞭策、一种磨练和考验。面对现实,我要勇于超越自己,凭借自己的一颗感恩之心努力做生活和学习的强者。“一对一”结对帮扶和国家助学金给我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寄托着党和国家对我的期待和希望,这更加坚定了我追求理想的信心和决心。我必须努力学习,去拼搏、去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来有能力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暗暗告诫自己:你已走过了十二年的学生历程,如今又踏入了另一片学海之中。在这里,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做一个无畏的冲浪手,去做一个浪尖上的起舞者,这里有着更加广阔的舞台可以任你驰骋。我现在又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了。大学,是学生时代的又一关键时段,虽然没有了类似高考的压力,但这是决定人生高度的重要平台,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教育,所以在这个阶段里,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让其成为我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坚强的基石。在这个阶段,我一定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将来的自己追悔莫及。我感恩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我必须加倍努力,不敢懈怠,也从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我一定要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回报我在学生时代帮助过我的那些好心人,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

我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以期早日掌握生活的本领和技能。并且一有空,我便钻进图书馆,利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蓦回首,一年匆匆过去;展未来,四年催我成长。我坚信,我执着,我努力。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高呼:“昨天我因中南大学而骄傲,今天中南大学因我而自豪!”我一定要将这颗感恩而滚烫的心回报给伟大的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