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工作快讯

2022年第2期(总第106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本期内容

〔全省关工委“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现场会典型发言材料〕

 

九江市关工委:坚持抓好“四个三” 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走深走实

永修县吴城镇关工委:重引领抓落实促提升 以好家风淳民风促社风

全南县关工委:凝聚共识 探索路径 助推新风

婺源县关工委:树立优良家风 培育时代新人

赣州市“五老”陈蜀江:从“四个途径”搞好家风建设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国关工委和省委关于“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工作要求,2021年5月,省关工委部署在全省关工委系统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关工委的精心组织下,广大“五老”主动作为,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了总结推广“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经验,进一步推动活动深入开展,7月8日,省关工委在永修县吴城镇召开全省关工委“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现场会。现将会上典型发言材料刊发,供交流参考。

 

 

坚持抓好“四个三”

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走深走实

九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关工委“树家风、育新人”学习研讨会后,我们立即召开全市部署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组织县(市、区)及部分基层关工委负责人到婺源县参观学习,并向市委作了汇报,得到了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一年多来,九江市各级关工委结合本地实际,抓好“三落实”“三结合”“三进入”“三列入”,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走深走实。去年12月,我们在德安县召开了“党建带关建、家风育新人”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关工委傅克诚主任莅会讲话,给予重要指导,市委副书记蒋文定到会对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江西日报》对九江市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进行了报道。

一、抓好“三落实”,筑牢“树家风、育新人”活动根基

一是落实“5+5”家风家训带动计划,打造10万示范户。全市参加“万老圆梦”活动的5万余名“五老”带头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并带动其结对的5万余帮扶帮教对象家庭,双双先行建设“树家风、育新人”示范户。市关工委班子成员今年春节前走访慰问“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对象家庭,与他们商讨制订家训,并郑重举行家训牌匾悬挂仪式。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在走访慰问“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对象家庭时,都与他们促膝谈心,共同商讨制订家训,举行挂牌仪式。目前,在“五老”家庭和帮扶帮教对象家庭共建立家风家训示范户近7万户。涌现了一批“树家风、育新人”活动先进典型。都昌县关工委副主任周裔开在建党100周年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武宁县新宁镇黄塅村关工委主任顾宏邦、庐山市白鹿镇玉京村关工委顾问周桂花、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向东今年5月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二是落实“五步走”工作法,探索家风家训教育工作模式。各县(市、区)收集家规家训都有数百条,多的达1000多条。家规家训教育工作基本遵循5个步骤:①制定,请“五老”根据省关工委关于“七风”建设的要求,撰写和摘选好家规好家训;②认领,通过召开家庭会议认领符合自家特点的家规家训;③悬挂,以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位举行较为隆重的悬挂仪式,将家规家训匾牌挂在家门口或者厅堂醒目的位置;④监督,聘请家风监督员监督家规家训落实情况;⑤评比,每年开展一次好家庭评选活动。现在,选家训,挂家训,记家训,行家训,在农村已渐成风气。三是落实教育基地和示范点建设,树立家风家训家规楷模。目前全市打造了“树家风、育新人”教育基地136个,示范点532个。实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教育基地,大部分乡镇都有示范点。主要有红色家风家训教育基地、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杰出人物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文明乡村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等四类,如永修县王经燕组织干部学院、柴桑区中华贤母园、修水县“一门五杰”竹塅村、湖口县杨叔子家风、濂溪区傅家山自然村家训示范点等。全市各级关工委依托教育基地和示范点,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报告活动258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2.7万余人次;组织各类“树家风、育新人”主题实践活动2787场次,参与青少年达18.5万余人次。

二、加强“三结合”,建立“树家风、育新人”活动联动机制

一是与建设“五老”工作室相结合。市关工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开展“五老”志愿服务 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把“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作为“五老”工作室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比如浔阳区“温奶奶工作室”、庐山市“周桂花工作室”已经成为“树家风、育新人”的第二课堂。二是与开展创“新三好”活动相结合。市关工委与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青少年中开展创“新三好”活动的通知》,把“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之中,积极引导青少年“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简称“新三好”)。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在九江市手机家长学校家校共育直播室,多次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线上直播课,单次直播收听收看最高达7万余人次。三是与发挥少年儿童服务组织作用相结合。我市建立了基层少年儿童服务中心(站)1970个。一方面注重完善少儿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学校、乡村、社区在这里开展家教知识宣讲,建设家教课堂,吸引爱心人士前来服务;另一方面注重实现少儿服务组织的实践功能,让青少年在课余有地方可去,有东西可学,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推动“三进入”,拓展“树家风、育新人”活动覆盖面

一是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进入公共领域。如德安县车桥镇建设了家风文化主题公园,设有优秀传统文化长廊、家规家风典故长廊、树家风传家训立家规名言警句长廊、文化礼仪从我做起长廊、清正廉洁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廊等,让广大居民时时受教育,处处受警示。二是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进入学校。打造以家教家风家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树家风、育新人”实践活动。德安县隆平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学校,袁隆平院士为学校题写了“读好书,做好人,爱科学,为人民”的校训,该校通过家校合作常态化开展“学红色家史、传优秀家训、树文明家风”教育实践活动。三是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进入城镇居民小区。通过在城镇居民小区树立家风家训标牌,张贴家训标语,营造“树家风、育新人”活动的良好氛围,让广大青少年生活在秩序良好的环境中,让生活在小区的居民一日一自省,一步一警醒。瑞昌市康平小区是“树家风、育新人”示范小区,用好家风好家训凝聚居民,小区每年一起吃年夜饭,举办迎春晚会,睦邻友好蔚然成风。

四、促进“三列入”,将“树家风、育新人”活动融入发展大局

一是把“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绝大多数县(市、区)、乡镇(街道)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关工委执行主任担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树家风、育新人”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德安县委县政府明确将“努力打造中国家风文化传承创新高地”作为该县的发展战略。二是把“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列入乡村振兴范畴。各地将家风家训示范点建设与秀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人文优胜、家风优良、影响力大的示范点和教育基地。如修水县的黄庭坚故里双井村等等。三是把“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列入旅游景区建设。如永修县通过“文旅+关工”把吴城候鸟小镇打造成“树家风、育新人”活动的示范点。德安县义门村以“天下陈姓出义门”而闻名,“义门陈”立有《家法三十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现在该村既是德安县家风教育基地,也是热点旅游景区。

 

 

重引领抓落实促提升 以好家风淳民风促社风

永修县吴城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吴城镇地处永修县东北部、鄱阳湖西汊,是江西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拥有上千年历史,享有“千年古镇”的美誉。一代又一代的吴城人坚持耕读传家,形成了具有吴城特色的宗祠文化。近年来,在省、市、县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吴城镇坚持党建带关建,进一步健全党政统筹协调、关工委主动作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关工”格局,积极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建引领,加强活动组织领导

吴城镇党委历来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按照省、市关工委的部署,将“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列入党委议事日程,第一时间组织镇关工委的同志到婺源汪口考察学习,及时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以“文旅+关工”的方式将“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纳入旅游景区建设,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关工委执行主任任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任常务副组长,镇关工委“五老”及各村祠堂文化负责人为组员的“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关工委执行主任为副组长,各村组理事会成员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责任,以党建带关建,引领家风促民风、民风正乡风。

二、主动担当,发挥“五老”优势作用

我们按照党建引领、关工委牵头负责的活动要求,主动担当、积极谋划,组织发动“五老”积极参与、示范带头,推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摸清底数,整理汇编家风家训。组织32名“五老”和镇、村干部一道,从收集、编写家风家训入手,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和大型祠堂,分10组上门入户进行摸底调查。不仅收集了历代名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训,还挖掘了具有吴城宗祠特色的经典家风家训,分批分类梳理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家风家训,并有针对性地帮助村民撰写属于自己的家训,累计收集制定了优秀家风家训2000余条。

二是宣传动员,营造活动浓厚氛围。联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征集优秀家风家训作品、好家风进村组、家风家训传承书法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了评选“最美好家风家庭”“最美好家风人物”等主题活动,宣传家风事迹,树立家庭榜样。同时,通过村级广播、悬挂横幅、“两微一端”等形式开展家风家训相关活动宣传,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一年来,开展家风家教实践活动17场,参与群众累计达4000余人次。

三是示范带动,扩大活动覆盖范围。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活动,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立家规、“五老”带头晒家训,带动群众争相认领悬挂家训。组织“五老”报告团深入家庭、学校、企业、村组、社区开展主题宣讲,引导广大村民围绕家风家训主题开展讨论,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目前,吴城镇集镇周围8个村1300余户居民家庭认领悬挂了家风家训,其中“五老”家庭32户、“五老”结对帮扶帮教家庭31户、党员示范户18户。

四是盘活资源,打造活动教育基地。由5名“五老”组成宗祠文化摸排队,对叶氏祠堂、黄氏祠堂、甘氏祠堂等7座大型祠堂进行了调研,挖掘了叶氏祠堂的“道德传家、耕读继世”、黄氏祠堂的“敦孝悌、睦宗亲”等一批精品家风家训,打造了叶氏祠堂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示范基地、家风家训示范点,让族规祖训在新时代发挥新作用。

五是落细落实,融入结对帮扶帮教。全镇32名关工委“五老”不仅带头“立家规、晒家风、挂家训”,还积极到结对家庭走访,商讨认领家训。镇关工委执行主任熊诗诚结对帮扶帮教的曾思语一家3个儿童,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仅靠低保维持日常生活。熊诗诚与曾思语一家商讨了许久,最终认领了“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的家训。告诉他们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的贫困,脱贫不能只靠政策和帮扶,学习新知识目前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未来的生活最终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今年3月因为疫情学校停课,熊诗诚去家中探访时,祖母范银花说,自从家里有了家风家训后,3个小朋友学习主动性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但看着家中孙子孙女热爱学习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镇关工委在今年春节前走访结对帮扶帮教对象时,看着孩子们对自己家的家风家训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待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的“五老”深感欣慰。

三、典型驱动,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中,镇关工委联合镇团委、妇联评选出全镇“最美家庭”9户,并结合晒家风活动,加大活动宣传,树立家风典范。

“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共产党员曾令敏家庭的家风家训。2020年防汛救灾形式异常严峻,曾令敏积极响应主动投身到防汛救灾中,挺身在前,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家风家训,其家庭2021年被评为“吴城镇最美好家风家庭”和“永修县最美家庭”。

党员喻桂连的家风家训门牌上除了家风家训外,还有一句属于他自己的承诺:“发现不良风气敢于站出来”。他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了,不仅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发挥监督作用,发挥退休老村干部的余热。门牌上的承诺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单单是对自己的承若,更是对群众的承诺。

荷溪村是鄱阳湖上的一座小岛,与吴城集镇隔水相望,自疫情爆发以来,71岁的老村医叶远庆严守“积善能裕 怀德维宁”的家训,积极参与荷溪村疫情防控工作。他说:“我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只要有需要,我肯定得出把力。”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是吴城镇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危水饺店老板危俊安的家风家训。自从悬挂了家训牌后,危俊安都会向到店的游客介绍自家家训,游客对食材、品质也更放心,还经常通过快递回购,水饺店的名气也越来大了。

目前,吴城镇关工委已完成集镇及重点村组家庭家风家训牌匾悬挂,完善了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并挑选有特色的村组和广场建设“家文化”宣传阵地,积极打造叶氏祠堂“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基地,聘选好家风监督员,结合“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诚信红黑榜”建设,发挥好家风教化、约束、导向、传承等功能。同时,组织各村召开“最美好家风家庭”分享会、事迹报告会,使更多群众在活动中感受道德力量,感受家风魅力,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推动家风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气正聚合力,风正扬好帆。”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作示范、勇争先,落实好傅克诚主任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站位、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传统故事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家风家训与党史学习、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组织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实践活动,推动我镇“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走深走实,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更好地淳正党风政风、促进社风民风,以优良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凝聚共识 探索路径 助推新风

全南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全南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关工委关于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工作部署,凝聚全县力量,发挥“五老”作用,推进“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举全县之力”的共识抓好“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

自省关工委克诚主任专题到我县调研指导和全省关工委“树家风、育新人”学习研讨会以来,县委召开常委会学习领会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到“树家风、育新人”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号召、中国关工委有部署、省委有要求的一项意义深远的活动,抓好这一活动不仅党委政府有职责,而且大有作为。为此,县委书记曾平明确要求“举全县之力开展好此项活动”,并多次进行调研指导、协调推进。县委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部长等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由关工委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教科体局、团委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党委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先后5次召开主题活动工作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全县共识。按照“四纳入”原则,将“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建设,形成“县级主抓、乡镇主推、村(社区)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主题活动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关工委与各部门携手聚力,深入学校、农村(社区)开展“树家风、育新人”宣讲活动,编撰《全南好家风故事选编》《雅溪家训》等家风家训读本,组织创作反映好家风的优秀诗词、楹联、书画、摄影和微视频作品5000多件,扎实开展“全南好人”“好少年”“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引领好家风、好社风、好民风。

二、以“四有”的举措推进“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

我们积极探索可行方法,多措并举推进活动深入开展,落地见效。

一是拓展活动阵地,让活动落实有“地”。用活“热门”场地:把现有乡村舞台、市民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国攀岩小镇旅游景点等热门场地进行整合利用,把活动开展到人员聚集区,把宣传融入到“热门”场所,真正把场所用活、用好,打造成为“树家风、育新人”活动的主阵地。唤醒“沉睡”阵地:充分利用我县客家宗祠多的优势,挖掘其中传统民俗文化、家风家训文化元素,使客家祠堂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如镇仔村宗圣公祠是我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善、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古祠堂,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沿袭着“崇孝、守信、向善、和谐”的曾子遗风。结合“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镇仔村对宗圣公祠进行了维修提升,融入家风家训、国学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学讲堂,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国学研学的“教学点”、文化传承的“承载点”。关注“微小”阵地:注重对家庭“小阵地”利用,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对原有反响较好、特色明显的家庭小院,积极引导,添加家风家训内容,把家庭小院打造为“树家风、育新人”活动的新场地。

二是坚持以点带面,让活动推进有“范”。按照以点带面、先试先行的原则,先后把雅溪村、镇仔村、乌桕坝村、弟子规公园、县第四小学等打造成全县家风示范基地;把雅溪村陈氏宗祠、镇仔村宗圣公祠等打造成乡村宗祠家风家训示范基地,为“树家风、育新人”活动的开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县关工委4位驻会领导带头深入到各自的结对帮扶帮教对象家庭,在帮扶帮教过程中一起与其家庭成员商讨、确立、悬挂家训,使家训耕植于每位家庭成员心里,进而促进家庭良好家风的形成。在县关工委班子示范引领下,全县850多名“五老”深入到2300多户结对帮扶帮教对象家庭开展家风家训确立工作,辐射带动全县3000多户家庭确立了家训,促进良好民风、社风的形成。中寨乡学生林吉祥,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境困难,全南三中退休教师赖素芳主动对他在生活上帮扶,思想上帮教,帮他确立“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的家训,以这一家训熏陶、浸润着他。今年2月,林吉祥拾得一个内有现金3700元的红包,他毫不犹豫地前往村委会把红包上交,并在村干部和赖素芳的陪同下将红包原封不动送还给失主。林吉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优良家风家训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深远影响。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让活动实施有“方”。分类制定了不同领域的活动细则,推进活动有序开展。在村(社区),充分发挥广大“五老”熟悉家庭、懂得民情、值得群众信赖的优势,深入到各自的网格、村小组,宣传主题活动的七项重点内容;组织群众从身边的例子、社会典型、舆论热点话题等入手,讲优秀家风、说身边道德,评家风故事,传播群众身边的好家风、好榜样,弘扬真善美。在学校,以“学习、分享、展示、弘扬、落实”家风家训五大形式,举办主题队会、征文比赛、文艺演出、书法大赛、书画展览、经典诵读等活动200余场(次),参与学生达到3万多人次,帮助学生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在家庭,由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村关工小组联络员组成工作小组,召开户主会,宣传家风家训对家庭建设、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对每户家庭情况进行摸排,将传承良好家风的农户情况制作展板,放在宗祠前面两侧,方便人们学习宣传传承;组织村民、学生到确立新时代家风家训的农户家中举行授牌匾、挂家训仪式,以庄严隆重的仪式,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树家风、育新人”活动。悬挂了装裱精致的家训牌匾的家庭主人见人就自豪地说:“你们看,这是我家的金字招牌。”

四是坚持宣传总结,让活动开展有“声”。通过全南微新闻、大美全南app、全南电视台、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传播好家风,凝聚正能量。积极宣传家风好故事、好人物,认真总结推广特色亮点、经验做法,市级及以上媒体采用稿件107篇,做到全方位传递“树家风、育新人”的“好声音”。

三、以“新风貌”的成效助推“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

“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如一股清风拂过,让全县有了“新风貌”。一是青少年文明向上。我县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以来,青少年学有标杆、行有示范,先后涌现出807名道德先锋、29名全南好人、20名家风传承好少年等先进典范。二是家庭崇德向善。通过“树家风、育新人”活动中“大手握小手”,全社会形成老人宣扬家风、后辈继承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的良好风尚。如年近七旬的老人廖月林确立了“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的家训,无怨无悔照顾体弱多病的岳父母。去年91岁的岳母过世后,他践行家训,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他对子女说:“丧事简办并不是不孝、丢脸的事情,相反这是破除殡葬陋习、弘扬好家风的一种体现。”廖月林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周边人及子孙后辈,获评“江西省最美家庭”、孝敬老人示范户等荣誉称号。三是社会安定祥和。良好的家风、家教不仅涵育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行,还有效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和谐稳定。近两年,全南成功创建2个全国文明村镇、5个省级文明村镇、13个市级文明村镇,2021年公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获评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平安赣州建设先进县。

“新风貌”带来了新气象,也让我们有了新动力。我们将以取得的成绩为激励,以这次全省关工委“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现场会为契机,向兄弟县学习,持续抓好“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把我县“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开展的更有成效。

 

 

树立优良家风  培育时代新人

婺源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去年5月省关工委在“树家风、育新人”学习研讨会上推广了我县汪口村的做法经验,让我们深受鼓舞又倍感压力。一年来,我们变压力为动力,乘势而上,以点带面,覆盖全县,全县“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使“树家风、育新人”家喻户晓

为迅速贯彻落实省关工委“树家风、育新人”学习研讨会精神,县关工委在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确定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覆盖全县”的工作思路。紧接着召开全县“树家风、育新人”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作动员部署,上好全县动员第一课。及时制定下发活动方案,广泛动员全县“五老”投身到“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五老”关爱报告团力量,以树“七风”为主要内容,组织1600多名“五老”深入社区、村组、企业和学校开展宣讲。迄今为止,县、乡、村三级报告团共开办家长学校18所,社区课堂21个,微信课堂36个。今年疫情期间,通过学校录播教室向全县中小学生宣讲56场,5.6万余名青少年从中受到家风家训传承教育熏陶。我们还利用遍布全县城乡的“新时代文明传习站、所”,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专题演出(讲座)60场,举办家风家训诗词楹联、书法美术作品展览和“讲家风,晒家风”演讲比赛、青少年“学家规家训,做时代新人”主题征文等活动20余场次,努力让主题活动深入到千家万户,辐射全县广大青少年。

二、编写读本,为树家风立家训提供遵循

为了让群众和青少年在活动中有本土可亲、可信、可学的优秀家风家训作为遵循,我们一方面组织“五老”编写《婺源家规家训选读》,该读本以姓氏为主线,以本县41位古今名人故事为依托,以解读微家训为切入点,附加汪口村、严田村推行家风家训典型做法和450条婺源微家训范例,通过解读微家训、讲述地方名人故事、集萃各姓氏家训原文等形式,为广大“五老”、基层干部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提炼、整理、共议、认领家规家训时提供重要参考,也为青少年了解当地优良家风家训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编辑整理了《朱熹家训》《好家风伴我成长》等好家风主题书籍,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必备书目和青少年的课外读物;同时,还强化红色家风滋养,组织青少年阅读《初心之光》《红色家书》等红色故事书目,到婺源本土优秀历史人物的家乡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等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现场感受地方贤达和革命英雄的高度与温度,使红色家风伴随青少年成长。

三、示范引领,让活动在推进中学有榜样

我们以汪口村省级青少年家风家训传承教育示范基地为龙头,采用“景点+”“项目+”“活动+”等模式培育示范点。一是在县城培育示范社区。茶苑社区是紫阳镇较大的社区之一,常住人口有4000多户。我们在确定茶苑社区为家风家训县级示范社区之后,以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发动社区党员和居民一起参与“示范小区”公益行动,形成了“党建+好家风+幸福小区”为主要内容的示范社区。二是在乡(镇)培育示范村、组。我们携手清华镇党委政府,以“清华村家风故事馆”为支撑,建起了辐射整个婺北地区的家风家训示范一条街;在许村镇汾水村,我们与汾水村两委一道,通过每月一场的家风家训宣讲和每家每户认领、张贴悬挂家规家训活动,文明了村风,淳化了民风,让这个过去是人见人头痛的“落后村”和“上访村”,变成了如今人见人爱的“团结村”和“先进村”。去年底,该村被国家民政部列为“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村落(上饶市唯一一家)。三是发掘宣传典型。将全县践行“家规家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家庭事迹提炼成通俗易懂的“三句半”,并通过徽剧传习所的演职人员们利用“文化三下乡”的机会广为宣传;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活动,助推好家风好家训在全县的形成;我们还将在活动中挖掘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编撰成文,描绘成画,张贴悬挂在城乡中心区域和繁华地段的宣传栏里,让典型受鼓舞,让群众受启发,让孩子受教育。赋春镇湖山村民祝焰明深有感触地说:“家风家训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语,不是黏在墙上的装饰物,是照在心里的长明灯,指引我们大踏步前进的指南针。”通过示范带动,截至目前,微家训已覆盖全县5万多村居农户家庭,“树家风、育新人”蔚然成风。

四、结对帮扶,用优良家风助力青少年成长

在活动中,我县关工委各级班子成员利用帮扶帮教工作的感染力,带头与结对帮扶帮教青少年家庭商讨并帮助确认家风家训,让困境青少年在摆脱物质苦恼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的温暖,从而在心灵深处迸发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如县国土局原局长、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休干部张华佑,在结对帮扶帮教过程中得知紫阳镇雍溪村张氏兄妹父亲弱智、母亲痴呆、生活读书难以为继的消息后,不仅个人主动掏腰包解难纾困,还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家庭走访,用“人不学,不知义;家不和,业不兴”的家风故事勉力张氏兄妹健康成长,使兄妹二人都成为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好少年。在东北乡有一户黄姓家庭,上有卧病在床80多岁的老母,下有三个读小学、中学的子女,五口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黄某一个人身上(妻子几年前离家出走),生活十分困难。特别头痛的是,二儿子不仅经常逃学,而且手脚还不干净,附近村民意见很大,多次被当地派出所传唤。黄某一怒之下将二儿子用铁链锁在家中的小黑屋里。学校、村里、乡里和派出所轮番上门做工作无果。县关工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这个孩子结对,并对该家庭进行综合帮扶帮教,通过对涉事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对家庭进行经济帮扶,使这个家庭的生活逐步改善,二儿子重返校园。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每月一次定期走访,用广泛传颂且通俗易懂的家风故事来教育引导他们,与他们座谈商讨出能够共同遵循的“爱党爱国、怀恩报本、勤学善思、自立自强”的家训。目前,二儿子不仅由小学升入初中,而且行为品德有很大进步,另外两个小孩在学校读书品学兼优,一家人深感党和政府的恩情,重燃起生活的希望。

在全县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中,我县“五老”自身示范确立家风的家庭有858户,帮助确立家风的结对家庭有979户,影响和带动确立家风的其他家庭有4695户,有力促进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培育和形成,进而在全县城乡树立起“人人讲家规,户户重家教,遍地树家风”的良好风尚,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个途径”搞好家风建设

赣州市政协机关关工委副主任  陈蜀江

 

家是社会之细胞、国家之基础,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好了,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好起来。我认为作为一个党员、一名“五老”,要率先教育好子女,树立好的家风,为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搞好家风建设,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我在家风建设上做了些工作,也有些体会,概括起来在如下“四个途径”上。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状态对小孩一生的影响最大。我与爱人原都是中师毕业,工作后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尽管工作多、时间紧,仍挤出时间学习,先后都拿到了大专和本科文凭,爱人还评上了副教授职称。两个小孩也能努力学习,前后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毕业。我和爱人一辈子都以勤俭为本,几个橱柜和箱子经四五次搬家也没有丢掉,至今用了三十多年。小孩跟着我们与这些旧家具也有了感情,她们从小也养成了节俭勤劳的习惯。这些都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起了作用,正所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父母做出样子看。

二、学习前辈,传承基因

学习前辈优秀家风典范是搞好家风建设的重要方法。我找了些近代知名人物如梁启超、曾国藩等人的家风案例和朱德老总给老母亲洗脚及王进喜、焦裕禄家风的经典故事给小孩学习,与她们进行学习交流。我们家在红军模范县兴国,利用红色资源教育自己及后代,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小孩结婚前后我经常带她们去老红军张方毅家,请他讲述自己在长征时坚守理想、艰苦奋斗、患难相助的故事。这些学习既对我自己是灵魂洗涤,对小孩也是刻骨铭心的教育,给了家风建设一股永不停竭的动力。

三、参观实地,亲身体验

家风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哺育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种方法培养。参观一些有针对性的场所,对建设家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老家兴国,我会经常带小孩去“苏区干部好作风展览馆”等革命旧址参观,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让红色基因浸润心田。我曾下放在兴国县海拔最高的贺堂乡罗家村六年,那里的农民淳朴、勤劳、善良、厚道,对自己一辈子影响很深,我在小孩还是学生时期就带她们去过三次,小孩结婚后我带他们全家去过两次,并请当初下放时的老农友带我们实地参观,讲当年落后农村的状况及大家艰苦奋斗至今发生巨大变化的故事,讲他们家几十年来艰苦创业、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故事。我们住在老农家,一起参观,一起聊天,时间虽短,但对小孩的思想震撼极大。后来我发现小孩思维更成熟、做事更勤奋、待人更善良了。由此,我感到深入实地的亲身体验对树立好的家风更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常抓常新,持之以恒

家风建设不是孤立而行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变化、发展和社会的大环境都会从不同方面渗透到家风中来,家风的外在表现也必然衬托出社会不同阶段的影像。因此,搞好家风建设要有长期抓下去的韧劲,也需要有一个机制来约束它,有些规矩要长期坚持下去,比如:当父母的要在每年年末要拿出几天时间,静静地反思自己一年来在家里尤其是在小孩面前的表现,哪些方面对小孩影响较大,哪些需要注意和改正;在每年过春节大团聚时,让小孩也回顾一下一年家里的变化,特别是自己在思想道德、待人处事、邻里关系、遇到挫折等方面的状况;再就是对照家风的内涵及其要求,谈些体会及新一年的打算。这样的规矩能使家风建设长期抓下去,能使家风的内涵更贴近新时代,注入新养料,使家风的树立保持青春活力。

几十年来,我家把“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做人要善良、持家应勤俭”作为家风建设的目标。在此目标的引领下,家风建设才有了一点进步和好的做法,但是离目标的实现还差甚远。我愿意与同志们一道,继续努力,使家风建设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