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老风采

白首丹心写华章

——记武宁县关工委主任黄修仁同志

在逶迤连绵的幕阜山下,在碧波荡漾的武宁湖畔,总能看到一位身材瘦小、满头银发而精神矍铄的老人手提文件袋奔走于学校、单位和社区之间,搞宣传,作报告,忙于青少年教育事业。武宁人都尊敬他、佩服他,说他是个好人。他就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省市共产党员——黄修仁同志。

——工作认真,率先垂范。1995年,黄修仁担任县关工委主任,十余年如一日,在这片他深爱的热土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关工委刚成立时,大家对关工委工作不了解,工作难以开展。为打开工作局面,他首先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报告团,搜集资料,撰写报告,并亲自带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社区做报告,每到一处他都要大力宣讲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性质、意义和任务。同时,把领导论述和有关政策印成小册子送给领导和群众。他下乡搞宣传,督导乡、村两级关工委开展活动,他乘过班车、坐过小四轮、搭过便车、走过山路,经常吃住在乡下,一干就是一个星期,从不叫苦。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既使是生病住院,也不空着,心里想的还是工作,他一边打点滴,一边修改报告材料。县关工委每年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他都一马当先,身体力行,在关工委一班人中起到表率作用。如开展“中华魂”、“五小”活动,从筹备到实施,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过问,认真检查,从不马虎半点。为此他也累倒了,躺在病床上,仍打电话了解工作情况,要办公室送来材料,坐在床上修改。在“三结合”教育中,他积极与妇联、教育等部门联系,协助他们办好家长学校,并主持编印了《家教必读》一书,解决了家长学校教材难问题。为纪念县关工委成立十周年,他又主持编写了《十年回顾》一书,今年又主持编写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手册》一书,从书目的编排、材料的编写、文字的校对到资金的筹措,不知耗费了他多少精力……

——心系后代,倾情关爱。黄修仁同志喜欢和青少年交朋友。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或者是在邻里,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和青少年讲理想信念、革命传统、道德修养,法律法规。为了挽救失足青年王某,黄老主动与他结成一对一帮教对子,经常找他谈心,送些法律、道德方面的学习资料给他,三年来从未间断,王某终于走上了人间正道。问题少年翁某,在校不遵守纪律,经常吵架、闹事,有不良行为习惯,屡教不改。黄老主动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对家教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与他结成“忘年交”,进行感恩教育。在黄老的耐心帮教下,问题少年翁某转变较大,现已成为一名三好学生。一位考上大学的残疾学生在信中写道:“敬爱的黄爷爷,在我遭受人生严重挫折的时候,是您重新鼓起我的生命风帆;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您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您永远是我的亲人!”县拘留所的服刑人员不会忘记黄老为他们上法制课、促膝谈心的情景。县城小学的孩子们不会忘记每年六•一儿童节,黄爷爷为他们送来图书,欢度节日的快乐时光。县一中、二中的莘莘学子更不会忘记,黄老每年在学校的大操场上的教育报告和在林荫树下的谆谆教诲。

——坚持学习,勤于调研。黄老的家,和普通人家一样,简朴、整洁、温馨。但一踏进他的家门,只闻读书声,听不见半点麻将和其他嘈杂的声音。在孩子们的眼里,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每天只是忙学习、忙工作。他给自已制订了学习计划,规定了学习任务,每天的新闻联播必看,《人民日报》必读,伟人著作必学。他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学,一笔一划地作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退休几年来,他剪辑装订了3大本厚厚的学习资料,学习工作笔记写满了8 个大笔记本,不下40万字。他说:“党给了我幸福生活,我要知恩图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做到思想常新,才能更好地为党多做贡献。”他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自己掏钱购买了资料送给黄段村等关工委的老同志。

为了当好党委政府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参谋和助手,他每年都要组织2—3个专题调研,先后组织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发挥“五老”作用等调查研究。今年,又领教育局、妇联的同志到县城与乡村调研幼儿教育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呈送了报告。在调研中,他不顾人老体弱,亲自到有关部门找领导,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家庭,广泛接触干部、群众和学生,查资料、核数据、做记录,反复修改调查报告,及时呈送给县委县政府。其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九江宣传》中转发。

为党奋斗终身,为社会作奉献,是黄老一生的信条。人们总说他比在职的同志还要忙。他说,现在还走得动,多为党做点事是应该的。有人曾经作过统计,黄老一年365天中,有一半日子在外奔波,忙青少年教育工作。如今在武宁街头,认识或不认识黄老的人,只要一说起他的名字,人们总是交口称赞。黄老也正是靠着自已这种理想信念和人格力量,书写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武宁县关工委办公室 夏明天)